“医保定点药房都有违规接纳医保卡支付的情况!”采访中,一些药店老板坦言。有的说,现在各家药店都在争取成为医保药房,为的就是让顾客医保卡内的余额变成自己的钱。“药店多过米铺。”这句在武汉医药零售业的流行语,道出目前激烈的竞争状况。一名药店老板说,如果争取不到刷卡的消费者,药店就要关门了。
武汉市的医保药店是从2001年开始的,经过8年多的发展,已由最初20余家发展到了目前的200余家,医保代刷药店则“不计其数”。“药店数量多是一方面,医院还占据了一大部分市场。”一名药店老板进一步介绍,在发达国家,所有医院都不单独设立药房,这也是我国正准备实施的医药分家举措:医院只给住院病人提供用药,没有门诊药房,也就是说,病人在医院看病之后必须去社区零售药店购买药品。而目前,我国医院占了药品销售约85%的份额,全国20余万家药店只能争夺剩下约 15%的市场份额。
不少药店老板表示,即便这样,药店经营还受大环境的影响,如其他资本的介入、国家发改委的降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处方药限售等,药店为了生存,在减少经营面积,降低成本外,“吃医保”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他们认为,要改善行业生存状况,除了经营者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服务、规范管理等之外,国家职能部门出台符合社会现实情况的政策才是长远之计。
认为花自己的钱无可厚非
部分市民错误对待“救命钱”
对于该不该使用医保卡购买非药品,受访的参保人员有不同的看法。“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很多人都这样做,不但方便,而且又不需要花自己的钱。”参保者王女士说。走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市民有类似的观点,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医保卡里的钱是我们的‘救命钱’,一定要让它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在汉口仁寿路的一家药店里,刘先生购买了一些常用药,用现金支付了40多元钱。刘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的一名同事夜间突发肠梗阻,到医院看急诊,根本顾不上取钱,幸亏他的医保卡里有足够的钱,才没有耽误治疗。刘先生说:“我和老婆都有医保卡,卡上存了好几千元钱了,那是应急救命的钱,平时手头不紧张的话,我们就尽量不花卡上的钱。”“医保卡只能严格用于医疗方面的消费。”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彭燕娥处长说,设置医保卡的初衷就是为了市民在生病时获得一定保障,减轻其支付压力。“如果随便用的话,那就完全失去‘保障’的作用了。”
医保卡消费须“专款专用”
职能部门将细化监管办法
据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险分为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两个部分,由单位和个人按规定比例共同出资,保障市民基本医疗需求。其中,统筹基金用来支付住院费用,个人账户用于门诊、急诊费用和定点零售药店的购药费用。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费用中需个人负担的费用,也由个人账户支付,如果个人账户资金不足,则由个人以现金补足。医保卡里个人账户的钱虽然属于持卡人所有,但必须“专款专用”。
彭处长进一步解释,医保卡里的资金虽然有一部分是市民自己缴纳的,但另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注入的,尤其是退休者,其医保卡里的钱全是国家财政注入的。“很明显,这些钱并不是说是市民个人想用就用的。”
“ 《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有明确的规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不得擅自扩大服务范围和通过伪造资料、费用单据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医疗保险基金。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药店,将取消其定点资格。”彭处长介绍。
2005年11月16日,武汉百理王大药行因为允许参保人员用医保卡购买日用品,成为武汉市首家被取消医保定点零售资格的药店。2007年7月4日,6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也因同样原因被责令限期整改。
彭处长表示,针对目前医保定点药店违规较多的现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更为具体的药店管理办法。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去年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从今年起,药店在销售药品、食品及洗化产品时,均须向顾客出具一份详细的产品档案,其中要包括产品名、规格、批次、数量、生产厂商、价格等内容,便于销售者、使用者,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产品的安全性开展调查、追溯。 (楚天金报 文图/记者卫华 见习记者张辉 实习生汤巧霞、袁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