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排队买基金,4只新基金上市无一例外的首募当日挂起“免战牌”。上周以来,“买基金”三个字俨然成为市场提及率最高的字眼,伴随着新基金发行的“开闸”,源源不断的投资者作为股市后备力量扩充进入基民队伍。
新基金上市遭遇疯抢,不仅打乱了基金公司、银行、券商等渠道原有的节奏,还衍生出一些社会问题,新基上市正以不同的怪状连锁反应在投资市场上。
怪现象1:买新基要“走后门”
包括封转开长城久富核心成长基金在内,今年以来上市的5只新基金销售不断刷新纪录: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创下半天发行100亿的新纪录;上周之内,限量90亿份的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和中海能源策略基金发行分别上演“一小时”抢购潮;而限量100亿份的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更是在开售后10分钟就全线宣告结束,不少银行甚至有排在第一的投资者空手而归。
排长队、“走后门”买基金成为此轮新基上市的头号怪现状。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上市当日,不少基民甚至赶在凌晨三四点钟前往工商银行排长队,场面不差当年市民搬着板凳连夜排队买房。事实上,因为新基金销售紧俏,更有不少投资者借助各种关系向银行、券商“走后门”提前预约,“关系户的几张委托单一打完,系统中的份额就卖完了”,“走后门”的最终结果惹怒了早起排长队却空手而归的投资者,以致多家银行门前买不到基金的投资者与银行职员产生冲突。
业界评析
新基金发行火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按面值1元销售,相比不少净值超过1元的老基金,投资者认为购买新基“更便宜、更划算”,其实这一认识是错误的,基金运作的好坏与净值高低无关,因为目前有一部分1元左右的新基金或刚刚分红“归一”的老基金好几个已跌破一元净值。
新基金另一个遭受抢购的原因在于:认购新基金的费率1.2%比申购老基金1.5%的费率便宜,以10万元投资为例,认购和申购间相差300元成本,对于一些老年投资者或者原本的银行定期存款者而言,他们会把这一成本考虑在内。
怪现象2:小基金规模赶超大基金
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只新基金的规模就大大超过几只品牌基金的规模,成为目前基金市场上的典型怪状。
以信达澳银旗下首只基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为例,在没有市场参考的情况下首募近90亿份,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不少品牌基金公司数只基金相加的规模,比如品牌基金公司上投摩根,3月份旗下两只开放式基金中国优势基金和阿尔法基金规模分别是23.7亿份和21亿份,作为市场口碑数一数二的基金,只分别管理着60亿元左右的资产。
业界评析
现在购买新基金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基金,否则不至于出现新基金受追捧,老基金却被冷落的状况。当然,目前不少老基金申购费打折,却仍出现净流出的情况更说明新老基金的销售两极分化的状况。
对于动辄百亿的新基金即将入市,市场人士纷纷担忧,一批非理性的投资者如果再一次遭遇振荡,很有可能大面积遭遇赎回,从而影响整体基金市场的稳定。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