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于是,聂赣如就带着手下来到了这家厂进行实地考察,发觉最大的困难还是没有足够大的窑。
聂赣如:
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窑,必须专门造一个窑出来。
袁:
如果在平地再打一个窑,总投资可能在20万左右,利用我们现在的设计改造,控制在五万以下就能够成功,而且能够确保烧成。
解说:
袁厂长的这个点子让聂赣如眼前一亮,他决定放手一搏。
聂赣如 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
是在外面(把缸胚)做好以后,干了以后,再拿到窑里面烧。
袁:
当时根据我们的技术条件,这个缸有可能生产成功,保留孤注一掷这个想法,冒点险,赌一赌。
解说:
光为做缸胚,陶器厂的工人就忙了大半年,2001年6月,缸胚送进了改造过的窑中。
就在点火的这一天,聂赣如请来了当地多家媒体,为他的大缸造势。
聂赣如 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
《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当时这几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包括《华西都市报》,《青年报》都转登了,还有全国其他的一些报刊也不停的转载 标题是 “天下第一大缸,即将完工”。
主持人:
报纸上的标题可是“天下第一大缸,即将问世”。全城的老百姓可都盯着他呢。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地震,震破了老聂的大缸,也震碎了老聂的梦想。这老聂又该如何是好呢?广告之后接着说。
主持人:
欢迎回来。话说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聂赣如想造一口冲击吉尼斯纪录的大缸。兴师动众、媒体宣传。可大缸刚点火,就遇到了地震,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老聂的意料。
解说:
聂赣如造缸失败的消息第二天就上了当地的报纸,相关的报道让他脸上发烧。
聂赣如 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
当时照出来就是一个破烂的,裂了一个大口子的缸,在整个媒体都登出来了。
主持人:
媒体的炒作,周围人的议论,给老聂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要想挽回影响,老聂只有一个办法;重新接着造。
解说:
吸取了造第一口缸时的经验教训,第二口缸的泥胚很快就做好了。又过了二十多天,炉窑停火。正要去日本出差的老聂说什么也要第一时间来炉门口瞧瞧。
聂赣如 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
因为马上要走了,我要到日本去,叫我去看,把炉门一打开,整个缸是完完整整的。
主持人:看到了完整的大缸,聂赣如这才放心去日本出差。这炉窑停火之后,还需要冷却一周左右时间才能开窑。老聂心理琢磨,等从日本出差回来,正好可以看到他的大缸出窑。那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
解说:一周以后, 聂赣如又一次站在了炉窑面前,当炉窑被完全打开的时候,老聂现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跟一周前比,他们看到的大缸已经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聂赣如 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
把灯光一拿进去以后,整个缸成了蜘蛛网状 蜘蛛网状的原因就是烧裂了,就把他烧裂了,火加大了,把它烧裂了。
工人进去一推,全部倒下来了,就形成了这种碎块,整个缸形成了这种碎块。
何:
因为我跟随他(聂赣如)多年,感觉他心里面是非常的痛苦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天不助我。
主持人:
面对第二次失败,聂赣如只是说了句“天不助我”。他算是挺住了。可就在此时此刻,有人却因为承受不了巨大压力倒下了。这人是谁啊?
解说:
陶器厂的袁厂长本来就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这一吓,旧病复发了。
袁:
一看产品就知道是我们自己烧成的,按合同,我们应该付,一次损失费用,你想整个厂可能就再也无法生产了,眼睛一黑,倒在地下。
主持人:
这次大缸出事,不是天灾,纯粹是人祸。按照合同,陶器厂得承担损失。一口缸价值十万元,这对这个已经是很不景气的小厂来说,还不是把它往绝路上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