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以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发展中,都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为此,要在以下4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制约着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经济增长代价过大和经济稳定性较差的深刻原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面临的共同课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退出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多地进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进入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进入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领域,等等。
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增加要素投入取得的,竞争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廉价的环境成本取得的,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必须大力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此,非公有制经济应该而且能够肩负更重要的责任。非公有制经济在自主创新中具有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要注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去和国际研发机构联合协作,从而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
三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去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表明,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耗降低和污染物减排的目标,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但我们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舍其没有退路。否则,发展难以为继,社会难以和谐。实现能耗降低和污染物减排的目标,国有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非公有制经济同样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正确处理追求企业内部收益和合理负担外部成本的关系。任何企业追求利润都是正当的,应该依法得到保护,但我们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不能以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不能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类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规模相当大,而且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的情况下,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履行应尽职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工资随着企业效益提高不断增长的机制,足额缴纳社会保障资金,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职工培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