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政“针尖对麦芒”,一些官员讲客套话时常常被毫不留情地打断,代表、委员越来越力求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南京,江苏省政协委员孙达华直斥电信部门向固定电话用户收取月租费是十足的“霸王条款”;在重庆,市政协委员雷亨顺当场打断一名官员的“客套话”:“请回答问题直接一些!就说对这个情况了不了解,怎么办就行了。”在广州,参加市人代会的六位代表就该市部分建筑企业重复交纳项目劳保金的问题,向市建委展开询问,市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答非所问,用了大半个小时解释“社保资金如何使用”,杨锦链等代表抢白:“我们不是向你学习社保资金如何使用的!你就重复收费这个问题来讲一讲好不好?”这些年来,我们的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类似的新气象,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言问政,切实担当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权力。
现在,已有人大会上代表们否决地方法院工作报告的消息。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点一滴地高调问政,这说明,我们正在令人欣喜地完成法律从纸上落实到现实的过程,完成民主制度从纸上的法律条文逐步演变成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过程。
我们的宪法和法律已经从根本的制度上确定了民主的框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监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权力,这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但在履职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有些代表和委员仍然没有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少数代表和委员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当成了一种荣誉,而忽略了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监督权。
事实上,只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敢于在会场里“针尖对麦芒”,围绕民生等各种社会难题充分争论,会场外的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权力受监督、有制约所带来的利益,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民主机制才能得到落实;进而,我们的社会才会日渐一日地稳步走向和谐之途。
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命题:完美即死亡。在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这个命题同样成立。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涌现出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没有矛盾和问题也就没有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代表和委员就应该始终牢牢抓住矛盾和问题,并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同样,政府工作的改进与完善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其中来自代表与委员的监督,也需要成为最重要、最直接、最有力的一部分。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决不是真正的和谐,正视矛盾、讨论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冲突、运动和解决中不断进步,才会有真正的和谐。
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钟南山非常“高调”地问道:“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我要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当着匆匆赶来的国家药监局副局长的面,钟南山院士举例说:“一个‘罗红霉素’,品种就达40多种。我当了45年的大夫,在查房时也几乎看不懂。”他质问:“这些所谓‘新药’五花八门,我就想不明白,这些批号都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人大、政协都是各类杰出人才辈出的地方,代表、委员是不是心忧天下,敢作敢为,紧紧咬住问题不放松,国家和人民可都正在看着你。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