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星巴克VS中国茶馆:中国人何时才能喝出个星巴克(4)

2007年01月25日 14:13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平民的传统市场区诞生。1996年,星巴克正式跨入国际,现在更以每一天这个地球上就多了3、4家星巴克的速度成长。这个发展历程,就像企业版麻雀变凤凰的传奇。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什么企业容易失败?

  就是那些缺乏考核机制的企业,尤其在中国。研究表明:2/3的成功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保持长久的客户关系。相比之下,那些业绩较差的公司,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够,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降低成本和剥离不良资产上。

  而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的基础是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标准体系。这种标准体系使企业的发展比较稳健,同时又能使企业再扩张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星巴克认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保证标准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执行的唯一手段。在2001年,星巴克共进行了190万小时训练,平均全球每个员工每天要接受近1小时的训练。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与消费者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包括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进行眼神接触。

  训练,是星巴克成功的印记。星巴克把咖啡店的经营拆解,把每个环节训练成员工的反射动作。员工一进入星巴克,除了要学习每种咖啡豆的知识,还要熟背每杯浓缩咖啡要煮23秒,拿铁的牛奶至少要加热到华氏150度,但是绝不能超过170度。不过,训练人员鼓励大家做做咖啡吧台后的科学家,试着把牛奶加热到华氏190度尝尝,就知道顾客的抱怨从何而来。 不仅如此,对于商品陈列的方式、甚至小到打开咖啡豆包装袋、贴上包装标签这样的琐事,都有明确的规定。装好1磅的咖啡豆后,标签一定要贴在星巴克标志上方1英吋半的地方。星巴克的规定不是只有对咖啡,对人的互动也一样。顾客进门,10秒钟之内店员就要给予眼神接触,如果伙伴打翻了牛奶,不但要立刻帮忙清理,还要一面告诉他没关系,自己也曾经打翻过,才能体现星巴克的尊重文化。此外,员工除了有服装规定、不能刺青外,还要上放松课,因为要保持轻松的心情,才能煮出好的卡布其诺。

  星巴克的规定,真的是烦琐又仔细。但是也就因为如此,星巴克的消费经验才能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市场中,都同样引起了星巴克旋风。

  再看看中国茶馆[坊]的管理规范,我们就能发现中国茶馆[坊]与星巴克更大的差距在于规范化的管理。

  星巴克有咖啡生的概念,在我们国现行的茶行业中有茶艺师。但在中国茶馆[坊]有多少茶师能接受如此系统的培训。

  当然我们有国家茶艺师等级证书。国家劳动部推行的国家37个特有职业工种等级培训之一。共分为“初级茶艺师、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高级茶艺技师”五个等级。其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茶艺从业人员能力、资格的认定。严肃和规范的茶艺师职业培训,将会有力地推动茶业的发展。

  在中国茶馆[坊]的实际运作中应结合已有的国家茶艺师等级要求,制定出符合市场化要求具体措施。但目前中国茶馆[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实际上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只有确立人力资本在市场销售终端中的位置,只有通过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才能缩小中国茶馆[坊]与星巴克在管理上的差距。

  其实在标准化方面,中国在茶叶生产方面已经有很严格控制的系列标准。我们国对茶叶标准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项目,中国茶叶近几年的茶叶质量控制方面都做了更进一步的努力。而由于茶叶进口国的标准普遍制定得比生产国严,尤其在茶叶卫生指标方面,因此我们中国的相关部门与企业对茶叶质量更是做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与茶叶生产不同的是,现在我们国的茶馆[坊]的标准化管理方面还是空白。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导入运作中确实有一套较成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办法,保证了企业的发展比较稳健,市场运作有效。在中国销售终端的运作中,宝洁公司也是以一整套标准化管理示范为中国的本土企业树立了榜样,其在中国日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这些标准化的管理办法值得中国茶界同仁好好的研究,制定出适合我们国茶馆[坊]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和办法。

  其实在我们国的茶中有一个“茶候”的概念,即:品茶的用水、用茶、器皿、氛围,这四要素构成了“茶候”,这是古人对品茶要求的的认定。我们以为在“茶候”的基础上再加上:用人的要求,宣传教育培训的要求,资本和产权的要求,管理办法等内容,就可以制定一套《中国茶馆[坊]标准化管理办法》。笔者愿意与有识的同仁合作来完成这件作品。让处在无序状态下全国各地茶馆[坊]有章可循,从而提高中国茶馆[坊]的竞争能力,改变目前零散、独立的市场运作格局。

  只有做到了标准化,中国茶馆[坊]成功才容易拷贝。投资人也会因为管理变得更为透明,而对中国茶馆[坊]投资有更进一步的投资兴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闻育旻】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