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当家人”该管啥
即使是对于已经明确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国务院国资委而言,将国有资产监管到位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直以来,国资委饱受诟病的是,太强调监管而忽略了运营,也就是过于专注监管者的身份,而过分淡漠了“出资人”职责。
国资委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天强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认为,在代表国有资产出资人利益,关注企业的经营运作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时,像“老板”;但在个人待遇和职务安排方面,或者管理央企方面,则更像一个“婆婆”,有时还带有政府行政化色彩。
这种“婆婆+老板”的独特模式,令国资委经常在这两个身份之间摇摆转换。在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卢奇骏看来,国资委的监管职责定位是监管还是运营不是很清楚。在国资监管实践中,国资委既监管又运营,其结果是导致新的政企不分。
“国资委的人员基本上来自于党政机关,他们的工作习惯是行使公共行政权力而不是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职责所需要的能力是商业化运作的专业能力,恰恰国资委在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欠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曾对本刊记者说。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卢奇骏从国有资产监管角度进一步指出: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对企业过多的干预,甚至是错位和越位问题。
于是,人们便看到国资委事无巨细都在管,比如为所属企业全球范围招聘管理层人员和法律主管。国资委对属下企业强硬的“管理方式”也让不少企业颇多怨言。
而事实上,也有不少企业对于国资委的做法并不“买账”。洪岩是国资委下属某集团一子公司的法律部主任,去年曾考入国资委海内外公开招聘的总法律顾问前三甲,但此三人均未被企业聘用。“国资委也拿这些企业没辙。人家根本就不想国资委帮他们招聘。”洪岩对本刊记者说。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资委的重要任务。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国资委组建近4年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1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000亿元。
不过,“这些资产增加值80%来自基础垄断行业。”天强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分析说。在祝看来,这带来的问题是:一、垄断利润的获得是全民消耗了成本,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真正增强;二、国企利用垄断资源与民企竞争,不但有“与民争利”之嫌,还间接的对民企形成了一种打压和制约。
4年前,李荣融被任命为国资委主任时,他称国资委的任务,“就是要把交给我们的国有资产搞好。一个是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第二搞好国有企业,第三保证增值”。但要想完成这些任务,“国资委的监管职责、监管框架、范围,地方和中央监管单位的职权和划分,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卢奇骏说。
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完善其作为出资人的角色。国资委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向本刊记者表示,国资委、国资营运机构和企业三个层次之间,理想的关系应该是:国资委主要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依法行使出资人职责,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管理者选择等;资产营运公司则主要从事产权管理和资本营运,担负国资保值增值的任务,但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作为一个资本的运作平台和管理平台出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