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一向“微言大义”的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释放微妙的政策信号。1月5日傍晚,在央行发布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中,“支持扩大直接融资”的说法不再被提及。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央行对火热的股市已转而持谨慎态度。
去年,央行曾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央行在此前3次调整时发布的政策公告中,无一例外地明确表示,未来将“支持扩大直接融资”。然而,在本次调整时发布的公告中,这句话没有出现。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分析指出,目前在中国,直接融资主要指股市融资。央行略过这个话题自然有它的道理。近段时间,股市某些板块和大盘指数出现不正常的大幅上涨,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这才有了央行本次表述的细微变化。
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暴涨108点,超级大盘股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去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则分别暴涨36%和31%。去年下半年,个人投资者对股市的参与达到疯狂的程度,甚至有人把房产抵押给银行或者典当行筹资炒股。
殷剑峰认为,正是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的暴涨,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担忧。目前,监管部门没有人站出来明确表达这种心态,但显而易见,他们不会听任股市泡沫做大直至破裂。
去年,中国股市呈现历史性的大转折和大发展。当时,金融市场的资金过度充裕,呈现流动性泛滥状态,央行为此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近5000亿元的基础货币,但仍念念不忘公开强调支持股市,阐明收紧货币供应之举并非针对股市。不过,如今的情况有所不同。
殷剑峰分析说,泡沫并非异常现象。其他国家的经验显示,在本币升值过程中,房地产和股市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泡沫。目前,中国恰恰处于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
不久前,央行曾对泡沫表示担忧。上月下旬,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泛滥可能造成资产泡沫。
其他监管机构“降温”的意图也有所显露。1月6日,就在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二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今后新股上市首日不再计入指数。此前,大盘股上市首日股价通常会大涨,造成“虚假繁荣”,因此市场曾普遍乐观预期,明日上市的中国人寿将拉动指数创出新高,上证所的新规消解了这种指数的虚增。(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