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月度中国经济报告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速将实现软着陆,年初投资增速将会加快,但出口增长将出现回落。2007年的中国经济,看起来都似乎和2006年别无二致,除了股市。
调控高压将流动性驱向股市
2006年的宏观调控在年末开始发挥效应。
11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935亿元,同比少增315亿元,这是连续三个月以来的增长减缓。
前11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26.6%,相较于1~10月增长26.8%也在放缓。然而,在汲取上一轮调控放松导致投资反弹的教训后,中国政府对实体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减,包括对房地产和高耗能项目的投资控制。但种种迹象显示,宏观调控的高压似乎无关股市。
在新年前最后一周上证综指再次创出历史新高后,中国政府似乎和投资人一样——乐于见到股市的继续上涨。在业界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争论中,管理层也似乎在极力回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就最新指出:“央行对股市暂无过多应对政策。”
目前,中国持续增长的外贸顺差制造了过剩的流动性,2003年以后,信贷和房地产市场成为了资金的主要流向,而2006年以来的严厉宏观调控却将流动性赶向了股市。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一个关于升值的选择:是让人民币升值加速,还是放开资产升值。”
龚方雄分析,在未来一两年,让资产升值加快一点儿,比让货币升值更为稳妥,各界也更容易取得共识。原因在于,如果过剩流动性流入股市,对经济影响不至于太坏。但过剩流动性如果造成房地产泡沫,将对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目前情况下,过剩流动性流入股市,让财富积累方式从股市上体现出来,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选择。
直接融资风头盖过银行信贷
股市“疯涨”,但管理层对股市的现状却评价颇高。唐旭就认为:“2006年证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这个市场恢复了融资功能,有了一个前进的基础。”
观察人士分析,在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在2007年继续被管制的趋势下,股市直接融资可能走上前台,在企业资金供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来自招商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股市大扩容时代已经来临,2007年大型国企业IPO、再融资和限售股份解禁等形式的融资将达到54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2006年11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近三倍。
而始于2006年上半年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已经开始风行于中国A股市场的所有层面。
一个最新的整体上市的例子是白云机场(600004)。近期,白云机场发布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收购集团公司所拥有的飞行区资产的方案。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15000万股,将募集10.64亿元。
著名券商高盛高华预计,国有公司不断私有化将使得优质资产源源不断打入A股。
“目前上市公司约6500亿美元的总股本中,有9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通过简单的计算,约6200亿美元的股本目前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 ”
高盛高华推算,假设中国政府在今后几年可能进一步将20%的剩余股本私有化,并对所有交易使用2倍的市净率,到2010年末,这将导致总市值增加约2500亿美元。因此平均来说,从2007~2010年,A股市场的总市值每年将增加约63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将通过IPO获得大量融资。
“企业直接融资,还有一部分是大型H股海归,如中石油、建设银行、中国人寿等。这些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只在香港市场上市,而未在A股上市。现在这些H股的回归,将募资金超过1000亿元。”北京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张九辉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晓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