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2006年的国企改革,既是地方国企产权改革打破沉寂大力推进的一年,同时又是大型央企着力于调整重组、不断提高效益的一年。这一年,垄断行业改革依旧备受关注,其改革也依旧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国资委获悉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等八大行业,承担着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周转量约占全国的82%。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表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埋伏着“两条线”——垄断性和竞争性行业的结构调整。其中,颇具争议的垄断性行业改革在今年国企改革中“有看头”,同时也将持续是今后改革的看点。
而在常修泽看来,推动垄断性行业改革,四个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首先要严格实行政企分开,这是垄断性行业改革的基础;其次是放宽准入,这是切入点。“准入”涵盖两个主体:不属于该行业的国有资本可以进来;非公有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再有是引入竞争,包括行业外竞争,比如铁路可以与公路、航空、海运等竞争,这是内在机制;另外就是依法监管,这是垄断行业改革的保障。比如电力行业,撤销电力部后,政府通过电监会来实施监管。
国资委的目标是用几年时间,在中央企业中形成80家~100家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以此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也正因此,国资委组织完成了对8家央企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使中央企业由此前的165家降至161家;也正是在这一目标下,即将开始的2007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规模的调整重组,因而有人形象地称2007年将是一个“重组年”。(苗俊杰 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