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六日电 题:中国财政从“发动机”向“稳定调节器”转型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GDP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物价被成功地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同行面前,中国经济的表现似乎已近乎完美。专业机构预测说,这种高增长、低膨胀的经济繁荣,在中国至少还将延续两年。
对此,中国的自我评价是,经济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一些突出矛盾有所缓解,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为此,官方指出,明年务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的起伏;务必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更大成效。利用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成了二00七年中国政府的必修课。
今年,中央政府接连收紧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但一些地方政府以及商业银行的“搅局”,政策传导机制被人为扭曲,收效远远低于预期。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虽有所遏制,但经济过热的隐忧依旧存在。
宏观调控部门的官员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重点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使之平稳收敛。
预计当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申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的同时,一些观察者认为,明年中国宏观调控的手段,可能将重点转向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尤其倚重财政政策。
较之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给中国留下的空间,更有弹性。他们建议,宏观调控应从总量调整为主逐渐转为结构调整为主,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如处理得当,就既能抑制投资膨胀,又能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一九九三年至今,从适度从紧(即紧缩型)到积极(即扩张型),再到稳健(即中性),中国的财政政策接连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期间,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也日益丰富。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正是现行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更着眼于调整不合理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最近一、两年,中国不断缩小国债发行规模,调整资金使用方向,有促有控。在支持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制止了一批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项目。此外,土地、税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也相继出台。
财政部的官员介绍说,明年这一进程还会继续。 “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都将得到优先支持。新开工项目会受到严格控制,消耗高、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项目将被制止。
最近几年,中国正处于增长时间长、波动小的经济发展周期。但在这一轮的经济扩张过程中,深层次问题业已凸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尖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
此外,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已成为掣肘因素。要素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投资的私人成本严重低估,成为经济增长粗放的重要因素;企业改革滞后,预算约束软化,经营行为被扭曲。
再加上社会转型、入世后的全面对外开放,日益复杂的内外因素,都需要中国尽快熟练玩转“财政手腕”。此前,一直充当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财政政策,应尽快担起“稳定调节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