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影迷既纳闷又郁闷,一片喊降声中电影票价仍是高居不下。
尽管,最近几年以“周二半价”为契机,电影票价已经不再停留在高端徘徊,而是利用价格做杠杆对市场进行调节。但问题在于,票价调节的针对性是否强、效果是否明显。
现实情况是,面对降价,老百姓基本不领情。一位影迷的牢骚话道出了个中原因:“看电影是休闲娱乐,一般是有闲又闷的时候才去。早场半价,周末我还在被窝里,平时我在上班,这不是‘空头支票’吗?说了半天,就是大片不降价,黄金时段不降价,人们看电影就是想黄金时段看大片,这种降价有什么实际意义?”
降价措施的不实惠造成了电影市场失衡的现状难以改善。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大多数人在看小部分电影,大多数电影只有小部分人在看”。
扳起指头算个账,中国的电影票价实在有点贵。以西部城市银川为例,市民月收入千元左右,一张电影票价要30元,看一场电影要付出人均月收入的1/30,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人均月收入的1/20。
据银川市民反映,既然票价这么贵,看电影就得算算值不值,除去大片,除非演员阵容非同一般,音画效果超凡脱俗,一般影片很难使他们“慷慨解囊”。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的调查,中国电影市场存在支付能力与消费愿望之间、电影消费以年轻人为主力群落和年轻观众消失两大结构性矛盾。造成矛盾的根源即是高票价。高票价并没有带来高票房,相反却成了电影市场低迷的直接原因。
国家广电总局分管电影的副局长赵实曾明确指出:“电影票价居高不下,让广大观众望而却步。这种高票价和低人次的现象违背了电影的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的余莉认为,就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半价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对培育市场有着促进作用,但不足以成为改变市场结构的契机。在电影市场的主要商品——电影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价格的杠杆作用无法使市场得到实质性发展。观众人次、票房收入这两项数据不应该孤立看待,要提高市场总量需要在提高观众人次的同时,发展出适合的票价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票价与受众群体是相对应的,简单地降价或提价都是不可取的。一味降价会使一部分高端观众因为观众构成混杂而退出观影队伍;一味提价会使很多工薪阶层看不起电影。电影票价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市场不同消费层次划分,票价的定位应根据影片质量,上映轮次,放映时段,针对不同受众呈现多元化状态。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黄会清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