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前10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就已经累计达到1336.2亿美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一时间,扩大内需、加快人民币升值等消除贸易顺差的措施被纷纷提出。有观点指出,当前阶段中国出现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年轻的人口结构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为未来而在海外储蓄的养老金。
假定一个社会创造了100个单位的新财富,当期消费了58个单位,投资用去了40个单位,那剩下的2个单位就必须通过净出口的方式卖到国外去,由此形成贸易顺差。若要消除这2个单位的贸易顺差可以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全面紧缩,少生产些新的财富。如果只生产98个单位,那就不会留下2个单位用于净出口了。但这样做,会造成产能闲置,加重失业压力。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巨额的贸易顺差伴随着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或者潜在产能过剩,如果以压缩生产来控制贸易顺差,必将加剧失业。年轻劳力因失业而不参与生产,那他年老后的养老金又从何而来?因此,这种做法绝对是饮鸩止渴。
二是增加投资。如果投资能用去42个单位,就可以消除贸易顺差。但这在当前的中国同样也不可行,因为眼下的投资已经火热到需要宏观调控的地步。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增长速度只会下降,而这反过来又会增加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压力。
三是增加消费。如果消费能提高到60个单位,贸易顺差就消失了,这便是扩大内需政策的含义所在。
很多人指出,目前中国的消费比例太低了,有长足的提升空间,只要消费比例回升到国际平均水平,贸易顺差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这样的国际比较,忽略了人口结构的因素。
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处在负担比例最低的历史时期,社会消费比例较人口结构成熟的国家偏低一些,是正常的。由于生育政策决定了30年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将呈现严重的倒金字塔型,人口负担比将上升到史无前例的高位,到那时,试图依靠透支再下一代来解决社会保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那一代年轻人将面对数倍于他们的老人和孩子,因此,在现阶段为自己的未来多储蓄一点、少消费一点的选择完全是理性的。所以,中国的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现实应该说是基本合理的。
可见,当前阶段中国出现的贸易顺差,而非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年轻的人口结构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为未来而在海外储蓄的养老金。当然,这并不排斥对当前虚高的贸易顺差必要的控制,对不合理的分配政策、贸易政策和汇率水平必要的调整。
这种起因于人口结构周期的贸易顺差,与起因于经济周期的贸易顺差有着本质的区别,由这种顺差所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其投资运作理念当然也应有所不同。鉴于这笔储蓄资金的动用期是在十多年以后,因而其投资规划完全可以着眼于较长的时期,可以通过适当放弃对所投资资产流动性的过高要求,追求更高的赢利性,比如在一定范围内战略性地投资于有限售期的股权。(袁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