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二日电 题:中美交往能否和气生财?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今天,美国财长鲍尔森结束了对华访问。在这四天时间里,中美双方都展现彬彬有礼的身段,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也在此际宣布启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多位实权派部长,都同这位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见了面,晤谈气氛良好。
而在被外界关注的人民币问题上,新任的美国财长似乎也没对华施加太大压力。但在市场上,人民币持续温和升值,同样给足到访的鲍尔森面子。
美国国务院就认为,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同时,美国对亚洲的总贸易逆差近十年来基本不变。以往东亚经济体的产品直接输往美国,如今大量产品在中国加工和最后组装。换句话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国对东亚的贸易逆差。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产品价格下降,这对于不少中国加工企业而言,进口的原料成本下降了,其出口动力自然上升。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后,中国贸易顺差不降反升。
可以预见,不管议案最终能否通过,也不管鲍尔森访华所营造的氛围多好,中美间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下去。两国的经济交往,也还会继续下去。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双边贸易额还会继续扩大。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认为,中美两国,一方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另外一方。
对中国而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美国市场必不可少。今年一到八月,中美双边贸易额占去了中国外贸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三。外贸占GDP的高比重,已使得中国经济至少短时期内,难以离开美国市场。
对美国而言,中国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给美国人带来巨大优惠。正如美国国务院所言,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旺盛。与此同时,这也帮助美国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使美国利率能保持低水平。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中国已成为美国经济的债权人,有消息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三千两百亿美元。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美中两国利益攸关,互卡脖子两败俱伤,和气生财才是正途。
眼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涌入中国,将其在华生产的产品,销售到美国,也销售到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中国经济需要美国市场,美国经济同样需要中国市场。这也就难怪鲍尔森说,现在“最大风险不是中国超过美国,而是中国停止推进维持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改革。”
因为只有改革,中国市场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购买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所以美国支持中国改革开放。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会给美国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 访华期间,出身华尔街的鲍尔森,还是时刻不忘敦促中国开放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