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分析师:个人买债有侧重 弃国债选企业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债券分析师:个人买债有侧重 弃国债选企业债
2009年03月30日 11: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年初至3月27日,上证国债指数下跌了0.22%,而个人可参与交易的上证企业债指数和公司债指数分别上涨了0.93%和1.75%。而企业债的发行更是加速,今年 一季度的发行期数达到2008年全年的一半还多。地方债近期纷纷由各地政府主导纷纷放行。面对资金和发行均在宽松的债市,是选风险与收益均高的企业债、公司债?还是买低风险低收益的地方债?信达证券债券研究员李建朋详解时下债市投资。

  从参与的方式来看,个人投资者有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两种方式,间接参与主要是指个人投资者通过购买一些资产组合包含债券的基金、保险、信托产品、券商或银行的理财产品,间接投资债券市场;直接参与,则是投资者直接参与债券市场投资。

  目前,债券市场按场所划分,可分为银行间、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三个主要的债券市场。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的债券市场只有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这两个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只有间接参与这一种方式,即通过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或者 银行的理财产品参与。

  ●国债地方债低风险低收益

  从投资品种上看,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交易所上市的国债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其中包括可转债和分离债纯债),或者通过商业银行柜台购买储蓄式国债;最近开始发行的财政部代发地方政府债也可以直接参与。目前只有国债和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可以免除利息税,而投资其他债券品种需要缴纳20%的利息税。

  但国债(记账式)与地方债由于低风险,收益率均不高。目前1年期上交所国债收益率只有1%左右,比1年定期存款利率(2.25%)低100个基点以上,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暂停征收,国债免利息税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因此,与定期存款相比,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国债的吸引力只剩下良好的流动性。而正在发行的地方债,类似于“准国债”,财政部对其收益也进行了规定,相对来说,也只是流动性均高,从收益看,无论是记账式国债还是地方债均无多大吸引力。

  近期储蓄式国债发行,在各媒体均报道了因为购买难度较大,抢购的情况。由于各个银行在发售时均有数额限制,很难购买到储蓄式国债。对于喜欢低风险的投资者来说,与其排队等候,不如将钱计算好,直接做成定期存款。

  ●企业债加速

  个人可关注交易所债市

  由于2008年下半年国债、央票、金融债等债券品种的收益率下降过快,债市的热点转移到收益率依然较高的信用债券市场。

  今年大量发行的企业债券开始日益注重交易所债券市场,例如,“09华菱债”是企业债实行核准制以来首家通过网上路演进行发行推介的债券,09哈城投和09怀化城投债在深交所预设发行额高达发行总额的50%。

  这也与企业债发行加速有关。进入2009年来,企业发行人积极性高,审批也更加迅速。2009年截至2月27日,企业债发行期数为41只,2008年全年企业债发行期数为71只。今年一季度企业债发行期数达到了2008年全年企业债发行期数的一半还多。另外,2008年发行的71只企业债中,有59只是下半年发行的。企业债发行加速,开始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4万亿投资计划的启动,按目前的发行速度,预计2009年上半年就将超过2008年全年的企业债发行数量。

  今年以来发行的企业债的收益在5%-7%之间,而企业债上市,均有不错的表现,因此个人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此类企业债,但因为网上认购的数额有限,且认购时,以时间优先的原则 ,投资者最好在申购当日尽早申购。

  同时因为宏观经济开始企稳,PMI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反弹,3月上旬的全国发电量同比上涨1%左右,回暖迹象明显。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开始复苏时,整体上企业的财务处于最稳健的时期,财务杠杆和库存压力均比较低,企业出现违约风险的概率也比较低。所以,信用债券的信用违约风险也比较低,信用风险利差存在下降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连续数次降息之后,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较小,而在财政政策结束之前,加息也比较遥远,我国的利率水平已经处于一个平坦的底部区域,这样一来,国债的收益率显得过低,只有收益率依然较高的信用债券还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最后,考虑到A股行情还未结束,伴随着正股价格的上涨,对应的可转换债券也将同步上涨。

  目前相同信用等级、相同剩余期限的企业债,有合格担保和无合格担保的企业债券之间,存在50到140个基点的利差,其中AAA级有合格担保和无合格担保的之间约为50个基点,而AA-级的之间约140个基点。(信达证券债券分析师 李建朋)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