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了,“3·15”也过去了,但是消费者维权的行动还要继续。一直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都是以商品和服务产品投诉为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理财,进入复杂的理财产品市场时,各种投资理财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少投资理财者强烈呼吁:消费者维权,不仅维的是消费,也要为理财维权。
保险:免责范畴未明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市民在投保时都不了解所投保险项目的免责成分。而保险推销员在这一部分也刻意弱化,这就造成市民投了保,却得不到赔偿。周小姐2004年为母亲买了重疾险,2006年的一次妇科检查中,发现母亲子宫颈上长了1个小肿瘤,经切片确诊为原位癌。住院费、手术费花费近万元。
周小姐的母亲出院后,周小姐手持费用单据找到了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却被告知原位癌是“除外责任”,不能得到给付。周小姐很纳闷:重大疾病不就是癌症、肝炎、心脏病等疾病吗?后来却被告知由于原位癌未转移,切除后就完全治愈,对身体无重大损伤,一般不影响生活质量,其性质远轻于其他癌症,属于癌症的最早期。因此一般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险将其排除在保险责任之外。周小姐当时认为,只要是癌症就是重大疾病,为啥不赔呢?事实却不是这样,不是所有癌症都可获赔,“原位癌”就在此列。
正是由于个别保险业务人员在推销保险时有误导投保人之嫌,有意隐瞒了部分免责条款,当投保人出险后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才被告知“这属于免责范畴”,让投保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周小姐一家就是吃了这样的亏。
理财产品:只谈收益不谈风险
很多理财经理在劝导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都会着重阐述产品实现高收益的最好情况,对于“预存收益、累计收益、过往收益”的概念都混淆带过。只强调“年收益”而忽略“月限制”,这让投资方认为理财产品稳赚不赔。然而,任何一项投资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标注了很高的收益,那它背后一定是面临着相对高的风险。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是一对紧密相联的概念,投资并没有一定赚钱的道理。
家住西郊的张先生在某商业银行存钱时,接受了工作人员推荐的一款外汇理财产品。推荐人员声称年收益至少达到3成,但对外汇理财的基本知识和风险只字不提,张先生在鼓动下,将原本准备存为定期的20万元都买了银行推荐的外汇理财产品,结果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到来,汇率大变,张先生损失惨重,不但没有3成的收益,连本金也赔了很多。去银行理论,银行方面称只是代销,风险自负,张先生也只能自吞苦果。
基金:购买手续费让人不明白
做为百姓最易接触到的理财产品——基金,在风险提示方面做得虽然好一些,比如,基金发行宣传资料上的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但是,部分客户对目前某些基金公司的一些“潜规则”还是颇有微词。
张大爷是西安某国企退休干部,看到周围的邻居都在谈论基金,他也准备试试。于是拿钱到某银行开了户,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买了一些基金,但令张大爷迷惑的是他无法知道当时成交的购买价格。更令张大爷困惑的是:儿子和他购买相同的基金,儿子通过网上证券交易购买,手续费却便宜许多,都是一样的基金,为什么买的地方不一样,手续费会差那么多?
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难分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加入到收藏品爱好者的行列,古玩字画,玉器挂件,奇石珠宝,各有所好,中国正在刮起一股收藏风。
有市场就有商机,各类藏品的价格几乎都在不断地飞涨。收藏品投资已经被公认为是继股票、房地产之后又一块投资宝地。不过,在民间收藏日益兴盛的同时,收藏品市场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不少古玩市场的赝品率达到了90%以上,我市一家古玩市场的老摊主向记者透露,市场内仿品至少占2成,有的仿品专家都看不出来。然而在赝品大量充斥的古玩市场上,既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对赝品进行监管,也没有权威的民间收藏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对于大多数普通收藏者来说,盲目的“乱收”,恐怕只会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