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今年31岁,在广州工作7年,
工作稳定,年均收入5万元,每年工资积蓄1万元,2年前计划在2008年在广州买房和结婚。2006年初,父母给了他10万元。他觉得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工作繁忙无暇在股市上搏杀,他拿出3万元购买了股票型基金,其余的钱存了三个月定期。下半年,随着股市行情进一步走高,基金获利丰厚。于是,他把基金投资比例提高到80%,主要购买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全年累计获利70%,加上2006年全年的积蓄,他的资产已达18万元。
2007年春节后,他觉得还有更大的行情,便将18万中的8万元购买了指数基金,剩下10万元购买股票。行情虽然大起大落,但全年累计获利60%,其中,8万基金增值到22万元,10万股票变成了7万元,加上2007年全年的积蓄,黄先生的资产已达30万元。他对股市充满了信心。
2008年,由于连续两年尝到了牛市甜头,他胆子更大了,20万继续购买指数基金,10万购买股票,一直几乎满仓操作……随着市场的单边大幅下跌,到了2008年12月初,黄先生的30万元资产只剩下13万元,其中基金10万,股票3万,加上年终奖连同积蓄2万,合计15万元。结果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日回到解放前”。
2009年该如何理财?小黄陷入了沉思……
黄先生理财观念激进,收益波动大,但买卖时机把握不够,最大缺陷是风险控制不足,导致08年大亏损。他的教训值得投资者吸取。
投资理财要明确目标,合理配置资产,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收益。普通投资者特别是有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更适合参与基金的定额定投。(周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