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从业者年薪调查:红包发放高峰将在3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上海金融从业者年薪调查:红包发放高峰将在3月
2009年02月16日 11:00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基金群体观望最怕枪打出头鸟,3月发放,

  你付出多少?你得到多少?你得到的多了,还是得到的少了?

  “一年下来,对内天天加班、月月出差;对外忙着向基民反复解释安慰、应付各种负面报道,这年终奖拿得容易吗?”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总监2月10日见着理财周报记者就不停抱怨,她至今尚未领取期盼已经的年终bonus,“公司说三月会发一点的。”

  据记者了解,受市场影响,今年基金公司的年终奖发放数额开始回归理性,从已经发放年终奖的基金公司统计来看,“6个月月薪”成为行业中位数水平,但2008年行业人均年收入却仍然高达70万元。

  但至今大部分基金公司仍然选择按兵不动,并未发出这笔奖金,而是静观其他基金公司行动。可以预见,基金业2008年红包发放的高峰将出现在3月,而4月离职跳槽高峰也将随之而来。

  年终奖调查:20个月~-30%

  在人才为第一竞争力的基金业,各大基金公司对于衡量公司对员工“体贴度”的年终奖发放都一向不敢有丝毫闪失,“过高和过低都不恰当,这是种艺术。”这位市场总监如此比喻。

  一旦一家基金公司年终奖发放数目过多或过少,产生的连锁效应显而易见:银行过账半小时后,具体金额就可传遍上海陆家嘴同行;一小时后,消息肩负着上海基金业景气度指数通过msn北上北京,南下深圳;三小时后消息敏感的行业记者开始动笔,此时已上升至行业形象,第二天就有可能变成全国皆知的秘密了。

  但基金公司高管们最担心的并非消息传递的速度,而是金额的准确度,在环环相传的过程中,过高的年终奖数字必然将被无限放大,而过低的年终金亦会人为地继续缩减。作为理论上的内部机密,公司亦不可能出面澄清,“只能吃哑巴亏。”

  以下理财周报记者将晒一晒目前为止听闻的行业部分基金公司年终奖数字,不保证数字的完全准确性,但多方打听基本与事实相符。

  消息收集迄今最大方的是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该基金公司去年在员工的齐心努力下,行业内地位提升明显,老板以20个月的年终奖予以嘉奖。另外,上海的一家知名合资基金公司虽然去年业绩并不突出,但年终红包同样高于12个月,理由是“我们的员工平时工资在业内并不高”。

  而上海资历最老的三家基金公司则命运迥异,其中一家发放年终奖数额坚挺在2007年牛市水平;另一家业绩最优者则低调地打了7折;而还有一家则被业内盛传公司正在考虑缩减开支、减薪等计划。

  悲惨的基金公司远不止这一家,上海已有一家规模业绩皆不理想的基金公司公开宣称今年没有年终奖。

  但不发也许并不是最惨的,离奇的是上海亦有少数几家迷你型基金公司变相减薪20%~30%。以某家合资基金公司为例,公司在年初与员工签订工作合同时,加入了如下条款:每月发放合同约定工资的70%,待年末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则发放余下30%部分。

  但面对去年离奇的大熊市行情,在年末拿到剩余的30%绩效工资已经显得天方夜谭。“别说像去年那种行情,即便正常年份要达到公司制定的绩效指标也是难如登天。”该公司员工向记者抱怨。

  而另一部分合资基金公司仅是在去年年末按照惯例发放了双薪,“我们已经知足了。”公司员工对此并无怨言,但在前年牛市,这种默契并不存在。当时该合资基金公司虽然并无发放年终奖义务,但迫于行业压力还是送出数额不菲的大红包。

  2008年固定薪酬上浮逾一成

  变动薪酬预计发放金额超过2007年总薪酬的50%

  在谈论基金公司2008年的薪资之前,理财周报也为你调查到2006、2007年共同基金的薪酬数据(全部为税前数据,下同)。

  理财周报透过直接或间接采访数十间基金公司及相关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后发现,2007年基金公司人均固定薪酬为32万元,比2006年的27万元增加了18.5%;人均变动薪酬(含年终奖)为52万元,是2006年的3.2倍;人均福利逾8万元,较2006年更是大增超过80%。

  数据显示,2007年上述30多家基金公司人均总薪酬(固定+变动+福利)高达92万元。理财周报获知,该等数据已基本能够代表全行业平准水准。

  在令人炫耀的高薪酬背后,共同基金2007年也交出了惊艳的财务答卷。

  其中,2007年的人均营业收入近750万元,是2006年的4.5倍;税前利润率52%,是2006年26%的两倍;人均利润更是创出了超过400万元的天文数字,而2006年只有60余万元。

  从薪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2007年是13%,大幅低于2006年近30%的数字。

  一份来自上海基金行业薪酬调查的数据显示,行业2007年固定薪酬较2006年增长了28.9%,浮动薪酬增长约98.2%。而2008年上半年基金行业现金薪酬总额较上年增长了57.1%,行业人均薪酬(包括高管)达到了67.7万元/年。

  这仅是上海基金业的相关数据,一位基金业薪资测评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一份针对全国基金公司的行业薪资调查结果显示,人均薪酬更是超过70万元。”

  以中国60家基金公司平均150人计算,行业近10000名从业人员分享了70亿元的薪资总额。

  另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08年12月31日,60家基金公司合计管理基金资产净值18864.6亿元,以平均1.2%的管理费收入计算,获取收益226.37亿元,人力成本占到了其中的1/3。

  某种程度上,上述这些数据为共同基金的高薪酬做出了很好的注脚。而当时光进入2008年,虽然漫漫熊市令基金公司市值大受损失,但由于1.89万亿元的平均资产管理规模和2007年度相当,从2008年上半年的190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来看,2008年度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仍在300亿元左右。

  故而熊市并未改变基金公司薪酬上涨的趋势,只是改变了预期。

  理财周报获知,虽然基金公司2008年的财务表现仍属满意,但因大大低于预期(无人预料一路熊市),加之过度扩张,故而变动薪酬方面较2008年初的预期大幅下降了四成。

  当然,这并未改变基金公司从业人员2008年总体收入的上扬。

  理财周报多方调查获悉,在共同基金的薪酬结构中,2008年的人均固定薪酬仍保持了约12%的增幅,其中,投研团队以超过15%的涨势位居最高,高管仅11%排在最低。

  这实际意味着,2008年基金公司的人均固定薪酬为35.8万元。

  包括年终奖在内的变动薪酬方面,基金公司虽暧昧表态,但其增势并未改变。理财周报调查获知,绝大部分基金公司仍然预计将发放超过2007年度总薪酬的50%作为2008年度的变动薪酬。这意味着,将有超过42万元=(32+52)/2的人均变动薪酬。在不涵盖福利的情况下,2008年度,基金公司8000名从业人员(60间基金公司,平均140名员工)将获得人均近80万元的税前总薪酬。

  针对这一数字,有基金公司高层向理财周报表达了三点意见:其一,上述薪酬仅为税前薪酬,如果考虑税收因素和各项福利因素,其真正实发的金额并不多,发放到普通员工手里的则只会更少;其二,上述总薪酬结构中,尚有多间基金公司的变动薪酬未发放,或者目前只发放普通员工,高层的年终奖并未发放,此间仍存在一定变数;其三,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尽管因制度原因未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但作为补偿理应获取高薪酬。

  2009年基金业人均现金薪酬回归到2006年至2007年之间

  多位基金高层普遍表示,2009年基金业将迎来最困难的一年,除了管理费收入有下降的风险之外,基金公司还得为过往几年的疯狂扩张付出代价。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的新兴行业,基金业规模在2009年之前一直呈现爆发式增长。相关统计显示,从2006年至2008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基金公司人员规模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目前基金公司的平均规模140人。

  上海一家政府性质的人力资源公司咨询顾问预计:“2009年,基金公司基本会冻结新增招聘计划。虽然冻结招聘计划,但基金行业结构性裁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人员的结构性调整和自然裁员会更为普遍。”

  “目前来看,2009年上半年基金行业的流动率将继续保持低位运行。但与此同时,由于公司裁员、人员结构调整等导致的非主动离职的比例却在上升。”该人士认为,“2009年基金业人均现金薪酬的水平将回归到2006年至2007年之间。”(记者 李晔斌/文)

【编辑:位宇祥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