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基金业十周岁生日,但基金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前两年的牛市中,基金经理们战绩辉煌,被舆论捧上了神坛,牛气十足,记者在采访中都能感受到基金经理的傲气。但是2008年的熊市,将基金经理们赶下了神坛。
成绩单相当难看
2008年中国基金业的管理规模从年初的3.2万亿元骤降至三季末的1.8万亿元(2008年底的最新数据尚未出台,但从大盘走势看,下跌幅度只会更大);除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外,所有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都为负收益。偏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新基金除外)最少亏损超过30%,多的亏了超过60%,平均亏损超过50%;平衡型基金最少亏了约25%,多的也亏了接近60%,平均亏损42.75%;偏债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也都出现了亏损;新出海的QDII基金也没有幸免,净值普遍缩水超过40%。其中华安国际配置基金还因为涉及雷曼兄弟公司,一度难以存续,最后华安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自己买单,为该基金提供实质性担保;债券基金尽管盈利,但跑赢上证国债指数涨幅的也只有6只基金,平均收益为6.52%。
相对A股市场2008年约65%的跌幅而言,似乎基金还是跑赢了大盘,但这无非是基金受契约限制没有满仓持股的结果,而非基金经理比市场高明。如果说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被强制性地规定在60%以上,客观上使得基金无法完全避免股市系统下跌带来的风险的话,平衡性基金就没有这个限制了,结果同样损失惨重,基金公司恐怕无法推卸责任。
金融海啸惹的祸?
很多基金经理都将基金亏损的责任推到了全球金融海啸上去,也有很多基金经理声称A股市场没有做空机制,使得他们无法规避系统风险。但事实并不只是这样,基金在主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才是导致基金没有能够规避这次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2007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估值泡沫已经相当严重了,但是多数基金或者是为了追求短期业绩排名、或者是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自己相信了自己编造的美丽故事,忽视了泡沫可能破裂的风险,也忽视了经济周期逆转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仍然疯狂做多,埋下了2008年巨亏的伏笔。我国的监管层强调基金要坚持“价值投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呢?在股价严重高估的时候卖出股票是不是更符合“价值投资”的精髓呢?
基金公司需要面对的是持有人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权衡。按常理说,资产管理行业必须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为首要原则,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远不是这样。2007年,股票市场最狂热的时候,基金公司大量发行新的偏股型基金、大量采用拆分的办法迅速扩大规模,无疑是在利用投资者的不理性。这点上,恐怕连监管层也难辞其咎。
短视遭到了报应
基金公司的短视很快遭到了报应,尽管2008年获批发行的新基金虽然创纪录地突破了100只,但发行规模比2007年明显下滑,各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仅17.9亿份,不仅低于过去8年间39.89亿份的平均份额,甚至低于2005年的18.51亿份,创下了历史新低。2008年末成立的诺德主题灵活配置基金首募规模仅2.39亿元,勉强超过2亿元的基金设立门槛,创下了基金IPO历史上的最低纪录。
目前令基金公司庆幸的是,尽管基金净值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年度跌幅,但至今还没有出现基金大规模净赎回,因为“基民”们在“套”得很深时,往往采取的是死守的策略。但是,如果将来出现较大的反弹,“基民”们得以“解套”或接近“解套”时,基金业可能将面临赎回潮的压力。
别太重短期排名
经过一轮牛熊,“基民”们也得好好总结一下投资的经验教训了。
首先不要太看重基金的短期业绩排名,更应该看基金完整的一轮牛熊下来业绩如何。在牛市中挣得多的基金,在熊市中常常也亏得较多,2007年的冠军中邮基金在2008年垫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要观察基金公司是否真正将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那些在牛市中采取各种营销手段疯狂扩大老基金规模的基金公司,都是更注重公司利益的,最好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