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资法人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类:一为QDII产品,也是亏损较大的;一为结构性产品。由于产品投资领域更加国际化,在金融危机袭来时,这些产品很难避免出现大面积亏损。在遭遇亏损后,投资者又感叹:外资行理财产品不值得“神”化。的确,理财也不该“崇洋媚外”。同时,对外资行理财产品,如果因近期出现较多投诉,就避之唯恐不及,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让我们回归理财的本义:投资有赚有亏。买者自负,卖者有责。投资者应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寻找诸如信贷类、信托类等相对较为安全的理财产品。
案例
外资行一理财产品9个月亏损40%
“对于外资银行,我当时比较迷信,认为一是渣打银行这样有名的银行,而且还通过美林证券进行投资。购买时理财顾问还拿出一份风险评估表,告诉我只要签字,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天津的任先生今年一月在渣打银行(天津)购买了一款“聚通天下新兴亚洲(欧元)理财产品”,但他没有想到:这款产品令他短短9个月不到的时间亏损40%。尽管该产品期限为5年,目前远远没到终止的时候,但是,渣打银行售后的服务态度和频繁更换的理财顾问还是让任先生有苦难言。
向任先生推荐“聚通天下新兴亚洲(欧元)理财产品”的是渣打银行天津分行的理财顾问张某。任先生对媒体表示:“当时张某只跟我介绍此款产品,是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前景很好,有卖空机制可规避风险。对于外资银行,我当时比较迷信,认为一是渣打银行这样有名的银行,而且还通过美林证券进行投资。当时买时理财顾问还拿出一份风险评估表,告诉我只要签字,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据任先生反映,他购买了该款产品一个月后接到张某的电话,这一次又向他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说明该产品和投资大师巴菲特挂钩,将该产品“说得天花乱坠”。这引起了任先生的怀疑,他当时就觉得银行怎么跟拉保险的差不多,最后任先生拒绝了这款产品的推销。
即使是这样,任先生还是对产品放心不下,频频打电话询问产品情况,但得到的答复却令他不满。此后的几个月,他时常打电话问此款产品的收益,张某说现在有点亏损,不过有六个月的封闭期,到时应该不会有问题。今年7月份,张某来电话告知她已离职。
8月份过封闭期后,任先生一看亏了20%。到现在,已亏了超30%,如算进汇率损失,将近40%。期间任先生给新的理财顾问打电话问后面怎么处理,但理财顾问只是告诉他:不好就卖。任先生当时十分气愤:买时怎么就不这么说呢?
任先生在总结自己经验时说,银行在卖理财产品时都是淡化相应的风险提示,注重以收益吸引人。卖理财产品时往往把风险高的介绍给客户,而且产品介绍大陆人很难读懂,没有把风险提示讲清楚,只讲收益。让顾客潜意识中忽略了风险。
同时,任先生觉得渣打的理财顾问都很年轻,缺乏经验。“售后极差,只管卖,后期如何,根本无人管。”
任先生告诉记者,通过这件事他彻底领悟到外资银行的理财能力不值得国人“神”化。“他们的理财产品也会亏钱,而且亏得不比中资行的少,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充分估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轻信理财顾问的推荐。”(黄应来)
亏损产品表现
银行系QDII亏损最高70%
QDII产品一直是以外资行为主,而从可以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外资行发行的207款QDII产品中亏损介于60%至70%的有64款。净值大幅亏损的QDII产品,成为了各家银行共同面临的烫手山芋。
金融海啸对银行系QDII的打击很直接。目前从整体来看,中资银行的表现略胜于外资银行。
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10月31日,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3款,其余43款全部是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15款,占比近三成五,其中有4款累计亏损超过60%,这也是中资银行QDII产品中首次浮亏超过60%。
外资银行207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2款,其余205款全部是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97款,占比近五成,亏损介于50%至60%的有22款,介于60%至70%的有64款,另外还有11款产品亏损超过70%,净值由0.3元跌入0.2元区间,周平均跌幅高达9.14%。
可以说,QDII一直是外资行主导的天下,而从可以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外资行发行的207款QDII产品中亏损介于60%至70%的有64款,净值大幅贬损的QDII产品成为了各家银行共同面临的烫手山芋。
更具体地看,据普益财富统计,所有的银行系QDII产品中,目前运行期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产品有3款,平均累计亏损34.26%,较此前一周上涨了7.46%。其中表现较好的是汇丰银行的“汇丰新兴市场通胀挂钩债券A类份额”产品,其累计收益为-29.23%;表现较差的是招商银行“海外寻宝系列之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产品,其累计收益为-38%。
运行期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产品多达175款,平均累计亏损42.09%,相对此前一周上涨了6.20%。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农业银行“境外宝I股指挂钩型(汇率风险规避型)”产品,其累计收益率为3.67%;表现较差的是渣打银行“美林———聚焦亚洲”产品,其累计收益率为-69.17%,该产品也是253款QDII产品中,表现最差的一款。
运行期在1年以上的产品则有68款,平均累计亏损35.26%,相对此前一周上涨了2.55%。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农业银行“境外宝I股指挂钩型”产品,其累计收益为16.15%,该产品仍是所有QDII产品中表现最优秀的一款;表现较差的是汇丰银行“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产品,其累计收益为-64.52%。在此前一周,汇丰银行的“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挂钩”、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挂钩和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挂钩等产品的亏损超过了70%。
最近1个月,中资银行的QDII发行几近停滞,而仍有如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在分批次、缓慢地发行。“外资行为了在国内市场上保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停止发行产品的可能性较小。而在外围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产品的设计或许更加重要。”一位外资行私人银行资深产品经理表示。
理财师提醒,金融风暴已经动摇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心,并迅速向经济实体传播。很多银行QDII产品都是挂钩海外股市,而全球股市的普遍下跌正是造成QDII产品集体跳水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全球经济暂无回暖迹象,QDII产品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反弹,但对于已被深套的投资者来说,割肉并不是明智选择。QDII的投资期一般都在3年左右,届时市场可能会有所好转,损失应会减小。另外,产品到期后,如亏损过多,银行可能会顺延投资期,等待市场复苏,投资者也还有止损的机会。
主流产品动向
信贷类产品首次“未达标”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杨剑超分析认为,该产品并未透露其投资的信贷资产的具体信用主体以及贷款明细,但是可以推断其投资的信贷资产对应的贷款为浮动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降而导致贷款利率下降,相应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是如此地跟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金融海啸的肆虐导致资本市场遭遇重挫,“连累”相关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重重;为了拯救宏观经济,各国联手降息救市,又致使银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现在,银行理财产品走进了一个“左右为难”的困局。随着央行两个月内三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以及美国、欧元区、澳大利亚等纷纷下调利率,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将导致后继到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的下滑。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10月24日至10月30日发行的18款6个月至1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为5.36%,较前一周明显下降。另外,1款2年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只有5.6%,并且该款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随贷款利率变动。
同时缩水的还有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统计显示,10月24日至10月30日发行的美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7%,美元1年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4.0%,较前一周明显下降;欧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5.0%,与前一周的5.6%相比,下滑明显;港币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4%,澳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6.5%,与前一周相比都继续下降。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张星表示,近期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降息这一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这将导致各币种理财产品收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买信贷类理财产品收益都会减少,太少见了。”投资者孙先生如此感叹。据介绍,他购买了中信银行在2008年7月11日发行的“中信理财快车计划0817期13号”信贷类理财产品,于10月28日到期,该产品投资期限为96天,发行时公布的预期年收益率为4.85%、5.11%(认购50万元及以上),而到期时实际年收益率为4.66%、4.92%(认购50万元及以上),比预期收益率下降0.19%。
尽管收益减少的幅度不大,但作为首款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仍然引起了关注。
据中信银行解释,央行从10月9日起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杨剑超分析认为,该产品并未透露其投资的信贷资产的具体信用主体以及贷款明细,但是可以推断其投资的信贷资产对应的贷款为浮动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降而导致贷款利率下降,相应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主流产品动向
招商银行提前终止两款信贷类产品
部分银行还首次在信贷类产品的产品设计中加入了“收益浮动条款”。无论银行加息或降息,收益率都会随之调整,虽然提前终止的顾虑不复存在,但是想要利用产品来锁定一段时间的收益将不再可能。
央行降息动作频繁,原来一直稳居银行产品首位的信贷资产类产品,不仅遭遇了收益率不达标的窘况,而且受到了产品被提前终止的又一沉重打击。
上周,招商银行发布公告,提前终止了两款信贷类理财产品,理由均是理财计划所投资的信贷资产借款企业将提前还款,这意味着投资者拿到手的收益要在预期收益率的基础上打折。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还首次在信贷类产品的产品设计中加入了“收益浮动条款”。例如,招商银行发行了7款这样的产品,工商银行也首次在2款产品中引入了这样的条款。据悉,这两家银行产品的收益调整方式均为:预期年化收益率=产品最初设定的收益率+(调整后贷款利率-产品成立日贷款利率)。但是调整的频率有所不同,工商银行产品的调整频率为半年或1年,招商银行的产品调整频率多为1个月。
这样一来,无论银行加息或降息,这类产品的收益率都会随之调整,虽然提前终止的顾虑不复存在,但是想要利用产品来锁定一段时间高息的计划将被打破。
理财师提醒:在信贷类产品收益普遍走入下降通道的同时,市场上却出现了少数收益异常高的产品。如前不久,某城市商业银行在杭州推出一款一年期信贷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高达7.2%。此外,甚至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年化收益8%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业内人士提醒,这类预期收益远远超出市场平均的产品,其隐藏的信用风险也会相对比较高,比如其贷款对象本身的信用等级不高,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应仔细分辨。(骆海涛)
风险提示
银行理财产品应“丑话说在前”
投资理财有亏有赚本属正常,尤其是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几乎没有哪一家金融机构、哪一个个人可以幸免。但当亏损真的来临,为何有如此多的纠纷和不满呢?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银行对所销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做足够的风险提示,误导了投资者的行为;第二,投资者对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只能享受“赚”的欢愉,不能承受“亏”的痛苦,当亏损真的来临,自然心生不满。
首先是银行的风险提示。银监会2006年出台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应做到“认识你的客户”。应明确目标客户群,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客户评估,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不得向客户提供与其真实需要和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
但在这些方面,一些银行显然做得不够。针对外资银行理财产品风波,广东银监局日前表示,有些银行弱化了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广告单张中的风险提示,未写明产品的高风险特性,对本金可能蒙受重大损失的程度的说明不够。同时,某些外资银行存在的销售行为短期化、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理财固然是‘买者自负’,但前提是‘卖者有责’,在销售理财产品市,只要银行把丑话说先,引发后续纠纷的可能必然大大减少。”
除了银行风险提示不到位,很多投资者对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认识不够是引发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对投资者来说,无论做不做关于风险测试的调查问卷,在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都应当对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经济收入如何?工作是否稳定?家庭负担是不是比较重?有没有房贷等负债?投资风格更激进,还是更稳健?如何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平衡?等等。在投资之前,必须先回答这些问题。(孙君成)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