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关于基民利用基金转换获利的说法十分流行,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跟踪和分析,发现这些说法主要出自一些基金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士。由于基金公司在市场“投资者教育”方面话语权很高,“声音”很大,使得上述说法在当前这个低迷的市道非常引人关注。在基金市场上,由于基金公司是“卖方”,对于他们的营销宣传,大家可以听,但一定要有鉴别。
“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观点是错误的
从逻辑上来讲,如果“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那么投资者就多了一种投资方式或一种获利方式,那么理论上大家都去做转换,就可以赚钱了。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做基金转换可以获利”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在市场上,不可能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式的、简单的获利方式。
当然,基金转换具有两大显著优点:提高了投资者的某些投资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某些投资成本。这两个优势值得广大投资者重视,这两个优势也是基金公司市场营销人士有时用来忽悠投资者的地方。
(一)关于效率。《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收到投资人申购、赎回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该申购、赎回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接受投资人有效赎回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支付赎回款项,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基金品种除外。”按照上述规定,完成一个常规的赎回、申购流程,前后需要10天的时间也是正常的。另外,在代理销售基金方面,各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分割,主要代销自己托管的基金,投资者如果想跨行申购基金,转移资金也是一件风险较大且十分烦琐的事情。
在这种并不方便的交易流程下,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好基金转换处理一些交易问题,上述烦恼就不会存在。对于T日申请基金转换的投资者,转换申请通常可以在T+2日(工作日)得到确认。
(二)关于成本。与股票市场相比,同为投资产品,投资于基金的成本非常高。相对于常规的认购、申购、赎回成本,基金转换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让投资者节省一定的投资成本。早期曾有个别基金公司另外收取“转换费”,变相提高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现在已经没有基金公司这样做了。基金转换已经真正成为方便投资者的基金交易方式。至于某些基金公司所谓的免除“转换费”等说法,本质上只是营销宣传的噱头。
不同的基金公司有不同的转换成本,各基金公司在转换费率的规定上也有一些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基金的转换成本可以从“申购费补差”和“赎回费补差”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所谓“申购费补差”是指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申购费率,如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率是1.5%,债券型基金通常在0.6%左右,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费率是零。如果投资者从具有高申购费率的基金转为低申购费率的基金,则不需要再交纳申购费,如从股票型基金转为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投资者从货币市场基金转为股票型基金,则需要交纳“申购费补差”,即1.5%;如果投资者从债券型基金转为股票型基金,也需要交纳“申购费补差”,即0.8%左右。
在申购费的收取方面,一些基金公司的基金设有前端收费(申购时交纳申购费用)和后端收费(赎回时交纳申购费用)两种方式,常规的基金转换是在“前端收费 ”的基金之间进行。除了这种“前端-前端”的转换之外,如果投资者想进行较为少见的“前端-后端”、“后端-后端”、“后端-前端”转换,请参看各个基金公司的具体规定。在有些公司里,后三种方式可能都不能实施,或者只能够做其中的一、二项。
所谓“赎回费补差”,一是指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赎回费率,如股票型基金基础赎回费率起点为0.5%,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费率为零;二是指有些同类型基金的赎回费率是随着持有期限的延长而递减,如有些股票型基金规定持有期满一年、不足两年为0.25%,满两年后为零。因此,不同基金的赎回费率之间可能存在差距。如果转出基金的赎回费率高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率,则需要收取“赎回费补差”;如果转出基金的赎回费低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则不收取该费用。
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做好基金转换
这里所说的基金转换,是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投资合适的基金。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尤其是在不同的基础市场行情背景下,不同类型基金会有不同的绩效表现。如在2006、2007这两年的牛市行情中,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即封闭式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以及目前有较高股票投资比例的特殊策略基金,还有虽然是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但却可以进行一定量股票投资的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等,都曾经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但当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上述各类基金的净值普遍亏损,能够保持盈利的基金品种只有货币市场基金、中短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由此看来,基于各类基础市场的中、长期走势,适当地进行选时是完全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次股票市场大跌、投资者全体重亏之后,基金公司的持续营销选择基调有了一定的改变,不再盲目地说“长期投资”,而是大力宣传基金转换的内在原因。
做好基金转换的基本策略
基金转换的基本策略,就是只要能够在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这两类基金之间做好适时的转换就可以了。如2005年末,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占比是47.97%,2007年末,股票型基金的市场占比是54.43%。这两类基金市场占比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全体基民共同选时机、选产品的结果。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又在不断扩大,华夏现金增利的规模又达到了100多亿份,全市场又开始再次证明上述转换真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回顾过去,在2005年以前,股票市场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熊市,投资者不敢买股票,不敢买股票型基金,近半数的人都在买货币市场基金;2007年末,股票市场走出两年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行情,投资者买股票、买股票型基金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过半数的资金集中在了股票型基金上。因此说,投资基金,还是要选时、选品种。
目前,基金市场上的基金种类很多,除了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基金,如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中短债基金等,这些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之间,适合一些有特殊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进行选择和转换。
转换必须灵活
这里所说的灵活转换,即建议投资者不要只做基金公司宣传的那种狭义的转换,而是要做一个广义的转换: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只要基金好,无论哪个公司的都可以,绝对不能对某些公司、某些基金从一而终,除非那个公司旗下的基金全部很好。总之,赎回不合适的基金,申购更合适的基金,就是最好的转换。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千万不要被做基金转换可以节省那一点点微薄的交易成本所打动,转换到一只虽然是低风险,但相对业绩却不好的基金上。因为这样做,在业绩上的机会成本损失,将有可能超过那微薄的交易手续费。
另外,当投资者在“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间不断循环转换的时候,做“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基金转换,可以节省一些费用,但在做“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基金转换的时候,基金公司还是会收取“申购费补差”的,否则大家都先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然后转入股票型基金,岂不美哉。对于这样的风险,基金公司早有严密的防范。而相关基金公司在宣传的时候不举做“低风险低收益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基金转换的例子,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没有把事情说完整。
就广义的基金转换来说,投资者到底该如何选择下一只基金呢?看业绩排名。这既是最为客观的选择方式,也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方式。以基金的综合业绩排名为依据,参考一些其他方面的分析,如公司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等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择方式,大家如果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可以逐步深入地进行。(王群航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