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收益”、“负收益”、“腰斩清盘”,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遭遇的寒流是一波比一波来得凶猛。
3月19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其一款QDII理财产品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因亏损过半于3月26日进行清盘,这是国内首只因亏损严重而被迫清盘的理财产品。此消息一出,市场立刻掀起轩然大波,银行理财业务,尤其是QDII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与此同时,投资者们也开始思考:银行理财产品该如何投资?
表现:银行理财也亏本
民生银行这只QDII产品于去年10月份推出,3月26日因触及50%下限的止损位,被迫清盘。对此,民生银行简单回应,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股市调整。事实上,“港基直通车”只是银行QDII表现的一个缩影,据近期数据显示,工行、中行、交行、招行的QDII产品均亏损15%至40%不等,这些产品只是目前尚未达到清盘条件,但不代表未来没有清盘的可能。
除了QDII外,银行其他理财产品也没能独善其身。今年,继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之后,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等也先后暴露出零收益,乃至负收益的理财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到期的结构类产品中,已有15款左右产品出现了零收益,例如渣打银行在2007年推出的8款挂钩欧元兑美元汇率产品,收益均为零。
预测:下个零收益是谁
在未到期且持续运作超过3个月的结构性产品中,业内人士预计至少还有十几款产品收益将为零,甚至为负(对不完全保本产品)。
据东亚银行提供的数据,今年2月14日,该银行“利财通1号”扣除3%的相关赎回费,并减去首月已派发的固定收益2.75%后,市值为36.82美元,浮亏63.18%。根据产品说明书,东亚银行曾表示,“不论股票表现如何,投资者首月均可获得‘30%’的年化收益”。但熟悉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个虚像,实际的收益率也只有2.75%,而且年化收益尚未落袋为安,巨额亏损已然出现。
除此以外,渣打银行的“金猪宝贝”和“瑞银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15期”、建行的“汇得盈2007年第三期金融行业相对表现”等,到期均有出现零收益的可能。
解惑:亏损后是去是留
对于投资者,面对理财产品的亏损,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浮动性收益产品可以视自身承受能力及对市场后期的判断,决定是否立即赎回或继续持有;而对于保本型产品,由于目前亏损并不影响本金,影响的只是最后的收益部分,因此可以暂时保持观望,待合适时机再赎回。
对于银行QDII,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更应该在把握大势的基础上,再决定投资策略。从目前情况看,全球股市遇到了较强的调整压力,这就决定了将来一段时间,股市仍以震荡态势为主,因此QDII理财产品投资的收益也会处在一个波动较大的状态。如果股市的总体趋势没有发生转变,持有并进行结构调整是最好的策略;如果是趋势性亏损,则需要择机赎回。
反思:投资前认清风险
有些投资者盲目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有银行把关,应该像储蓄一样没风险,但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任何理财产品收益总是与风险相伴。
“作为投资者,成功投资的关键在于了解投资标的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建行理财师范先生坦言。他提醒说,投资前,投资者首先要明确投资目标,并做好承受最大风险的准备;其次,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先仔细理解合同中介绍产品和风险提示的每一句话,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甄别,对于运作机制不明确,收益、风险描述不清楚的理财产品要坚决加以抵制,避免过分地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最后,对于产品表现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全面的评判,做出正确的再投资决定。
策略:想要增值先保本
时下,在各银行网点可以发现,在经历了国内外市场的连续大跌后,投资者将稳妥当成了第一要求。去年理财界最流行“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赢CPI”,而目前“跑赢存款利率”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热点。
在产品的选择上,理财分析师建议,鉴于目前市场处于不稳状态,投资者应该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收益。同时提醒投资者,如果产品是人民币投资的话,要看清产品采用何种保本机制,是对人民币还是外币本金保本。在选择QDII保本理财产品时,应尽量选择对有升值预期的币种实行保本的产品,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升值加快,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人民币本金保本产品。(记者 王丹)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