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活跃在大学校园中的股民。时值寒假,当其他同学在家过着悠闲而惬意的假期生活时,他们却守在电脑前,研究大盘上变幻的数字、思考着何时该买,何时又该卖。
没有收入来源,缺乏对市场的判断能力,甚至没有基本的炒股常识,大学生在股市的起起落落中,到底有多强的“抗震”能力?
大一男生想赚钱买房
金宁(化名)是位于南岸区的某高校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去年初,在全家炒股的影响下,金宁也成为了股民。
他的全部家当是平时攒下的压岁钱和考上大学后亲朋给的奖金,共2万元。见他对股票一窍不通,妈妈给他突击“扫盲”。金宁全家人还建了一个QQ群,每天都在网上七嘴八舌地讨论大盘、蓝筹股、K线。
上周一,全球股市暴跌,金宁手中3只股票跌停,亏了近万元。“做梦都是股市大跌,太可怕了。”金宁说,那几天他都坐在电脑前,不停变化的数字看得他浑身冒冷汗,连饭都不想吃。
当记者问他是否要就此收手时,金宁却连连摇头,说就当花钱买教训。他的远大目标,是要通过炒股在重庆买套房。
家长认为应加强引导
张女士的儿子在外地一所大学读金融专业,当儿子提出想进股市小试身手时,她和丈夫商量后,给儿子寄去了5000元。
张女士说,炒股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都有好处。但张女士说,他们一直在引导孩子,把炒股当成锻炼,而不是一种职业,“毕竟不能让他太崇拜金钱了。”
老师不支持不反对
采访中,老师对学生炒股大多抱着“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周孝华说,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基础学习,他们没有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变化,学校不提倡学生炒股。不过,据了解,经管学院的会计学、企业管理、金融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多有炒股经历,导师通常不干涉,但也不提供技术支持或行业信息。
专家:学生炒股需谨慎
华龙证券公司分析师邓丹谈起学生这个股民团体,一脸忧虑。
“大学生炒股赚小钱、亏大钱的情况普遍存在。”邓丹说,学生股民通常都是投入少量资金炒“短线”,要进行短线操作,每天至少花4小时看盘、还要听广播、看报纸、上网查资料,“学生根本没有这个精力!”
邓丹认为,学生对国家宏观经济走势把握不准,没有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无法规避风险,他建议大学生入市一定要谨慎。(记者杨馨 陈寒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