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峥嵘岁月,老百姓的理财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岁末,各行各业都在忙着盘点今年的业绩,让我们也来一起点击今年我们理财生活中的大热词汇。
热词一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缩写,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今年一季度末,猪肉价格的上涨成了CPI走高的诱因,随之而来的是粮油价格上涨及其他生活必备品价格的上涨,这使得很多原本不懂英文的老百姓都开始关注这一“洋”指标。从今年三月份起,全国CPI涨幅一直高于3%,截至上月,CPI更是创出了涨幅6.8%的新高。
记者点评:CPI创新高,百姓无奈。
热词二 人民币升值
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超过9%,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高。老百姓在购买进口产品及出境旅游、留学方面享受到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优惠,而从中国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升值通道的打开将促使贸易顺差加剧,对通货膨胀以及就业率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记者点评:带来优惠,也带来负面影响。
热词三 加息
从今年3月18日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开始直至9月15日,央行已连续五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加息成了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央行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加息预期仍弥漫于中国资本市场。
记者点评:利息跑输CPI,只好赶紧还房贷。
热词四 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自从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政策敏感的中国股市就开始不断创出新高,当所有人都要去追逐“财产性收入”时,中国股市的表现却不能让每个人满意。
记者点评:财产性收入,百姓扭转贫富差距的契机。
热词五 养“基”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许多基民手中的基金都能翻上一番,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加入养“基”大军。2007年,在8月份的23个交易日内,日增基金开户数超过10万户的就有18天,最高一天新增基金开户数高达60万户。然而2007年下半年再入市的基民,恐怕现在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记者点评:以为人人能寻宝,最后可能捡到草。
热词六 QDII
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 (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的英文缩写。今年第三季度,投资者出于对新型理财产品的狂热追捧,使得国内首批发行的4只QDII基金第一天就已全部售罄,当没有申购到的基民还在叹惜之时,4只QDII基金纷纷跌破面值,该进场?该庆幸?投资者自有想法。
记者点评:投资者心似火焰,QDII表现却似冰山。
热词七 股指期货
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完全颠覆老百姓“只有股市上涨才能赚钱”的概念,在市场做空时也能赚到钱再也不是梦想。虽然从今年年初就开始有人呼唤股指期货的推出,然而多变的市场环境却为它的出场时间蒙上了厚厚的幕布。
记者点评:千呼万唤“不”出来。
热词八 炒房
安家置业是中国人的传统,今年以来,全国不管哪个城市的房价都像坐着直升机一样不断飚高。没房的人看着着急,有房的人看着欣喜。随着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投资房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保值增值的最可靠手段。然而最近,国家对房价调控的实质性政策不断出台,投资房产恐怕没有前两年的大好“钱”景了。
记者点评:炒股套牢变成 “长期股东”,炒房者切忌将自己变成“长期房主”。
热词九 炒金
黄金从古至今都是最为有效的保值工具,自从上海黄金交易所降低炒金门槛,推出个人黄金投资业务以来,截至12月初,加入炒金大军的人数已高达4万余人。
记者点评:黄金天然能保值,投资黄金可期待。
热词十 震荡
10月16日,沪指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后一路下跌,至今谁也不敢肯定回调底部已经夯实。年末,震荡、调整成了挂在所有投资者和分析师嘴边的热门词汇,而震荡的空间、调整的周期却像谜一样等待所有人2008年揭晓。
记者点评:股市投资,无限风光在险峰。(记者 千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