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和基金的三季报都已披露完毕,这为人们下一阶段的投资理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截至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已经结束,而基金三季报之前也早已公之于众。综观两类季报可以发现,三季度,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基金,整体业绩都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热点板块表现突出的同时,市场分化已比较明显,投资者须保持足够理性,慎重权衡。
上市公司业绩良好,但净利润环比负增长
据统计,沪深两市共有151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投资收益提升的影响下,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继续向好,共有132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87.03%。
这些公司共实现净利润5655.8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6.93%。由于一些大公司在今年加入A股市场,使得该项指标远超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3781.17亿元。专家认为,投资收益对三季度上市公司的优异表现贡献很大,整体业绩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上市公司单季利润增幅有所减小。1519家公司7至9月实现净利润总额2024.12亿元,同比增长119.27%。但在剔除三季度新上市的公司后,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46%,出现负增长。专家认为,上半年宏观经济的持续景气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净利润基数的提高以及各公司营业利润的相对趋稳,业绩增速在下半年“放慢脚步”则属情理之中。
而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息息相关的基金在三季度也是一派繁荣景象。据Wind资讯数据,三季度,全国5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34只基金实现净收益2621.69亿元,总资产净值达2.92万亿元,双双刷新了历史纪录。三季度,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0.41%,较二季度末增加2.05个百分点。
金融板块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虽然整体向好,但不同上市公司的业绩优劣对比非常鲜明,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板块也产生进一步的分化,市场“二八”现象可能进一步强化。
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金融保险业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2073.86亿元,占已公布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42%。与之相呼应的是,金融保险、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龙头股也成为基金三季度重点持有的股票。其中,金融是第一大重仓板块,基金持股市值达到4977亿元,增持比例达到2.49%。这些板块正是大盘蓝筹股的“聚集地”。而与此同时,基金也在从一些板块悄悄撤退。据三季报数据,消费服务、地产、医药、化工等板块遭到了减持。基金的调仓举动使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也产生现分化。三季度,金融保险板块累计涨幅达到89.36%,而很多板块的个股却已走上了漫漫下跌调整路。
股票市场出现分化,基金市场本身也是“冷热两重天”。在现有基金类型中,偏股型基金显然更受投资者青睐。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额累计达1.61亿份,占全部开放式基金份额的94.15%;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也已高达2.32万亿元,占同期A股流通总市值的28%,为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反,货币型基金则继续出现一定程度缩水。专家分析,股市“二八”现象是导致偏股型基金红火的重要原因,中小散户投资股票往往“赚了指数赔了钱”,很多投资者改投基金。
季报仅仅是参考,不能迷信其中数据
当前,内地市场依然处于牛市,但专家认为,单就第四季度而言,市场宽幅震荡或许成为常态。这给投资者选择股票带来了很多困难。三季报公布之后,很多投资者非常关注季报所透露的信息,或是认定基金三季报所显示的增持重仓股,认为这些股票后市上涨的概率肯定大;或者是以上市公司业绩为标准来选择股票。
专家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当前市场行情起伏不定,三季报可以作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个参考,但千万不能迷信其中的数据。比如,基金四季度的持仓品种和三季度肯定不会一样,散户拿着基金公司曾经持有的股票来应对未来行情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目前大盘震荡的情形下,更应该有研究地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报中不难发现,很多公司业绩良好,但在近日大盘震荡调整的行情下,个股也难以独善其身,这对投资者选股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业绩只能用来判断该股基本面与行情的长期趋势,投资者出手时需要理性分析。(崔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