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上市第一天就募集900亿;今年一季度基金新增开户数高达374.4万……
亿万中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一路高歌猛进的证券市场,更有如火捻子一般,引爆了中国老百姓对理财的空前热情。
理财,正在从昔日的“富人游戏”,演变为今日的“大众需求”,一个充满活力且潜力巨大的中国理财市场正在形成。
然而,怀有饱满热情的老百姓却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正确的理财认识;我国目前也没有一支充足的、成熟的理财师队伍与庞大的理财市场和理财需求相匹配。
于是,疯狂爆发了,困惑产生了……
新基金一天卖出900亿!
“我一进来,吓我一跳,前面居然排了100多人,平时最多二三十人。”4月10日中午,招商银行中关村支行的营业厅内,一位韩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好像都是来买基金的。”
记者发现十几个人已经将咨询台团团包围,很多客户手中拿着大小不一外观各异的包,可以看出那是现金。“现在老百姓真是有钱了。”韩先生感慨。
这次被“疯抢”的是4月10日开始申购的“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一天之内,该基金的募集金额就已接近900亿元,创下了募集时间最短、认购金额最多的天量纪录。但由于该基金采取的是限量发行100亿限额比例配售机制,也就是说,最后的获配比例将是9:1。目前该基金已经正式公告提前结束发行。
900亿,这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去年12月“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在创下419亿份的首日认购最高记录时,媒体已经开始以接近崩溃的语气大叹市场的疯狂和基民的狂热。而面对四个月之后的这900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一位再次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专家真诚地、无奈地说,“我也不想说了,因为说了也没人会听。”
还有两个同样令人震惊的数字—500万和1000亿。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数据,2007年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500万户,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308.35万的新增开户数,目前每日新增A股开户数均在10万户以上。另外,一季度基金新增开户数也高达374.4万。
与此相伴的是,一季度A股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额均放出天量:同样来自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总成交量高达9180.5亿股,总成交金额为75600亿元,接近2006年全年的92500亿元;日均成交金额1303亿元,目前沪深两市每日成交量仍基本稳定在1000亿以上。
“老百姓理财热情高涨的主要原因还是现在老百姓手中有钱了,理财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火爆的股市行情正好唤起了很多人平时没有意识到的理财热情,于是产生了这种爆炸式的效果。”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同比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截至2006年底,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额已达到1516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544亿元。
但刘彦斌对目前很多老百姓盲目投资股票、基金的行为十分担忧,“股票、基金等投资活动是理财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很多人把所有的钱,甚至抵押了房子去炒股票;许多老年人把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买基金,这都是非常错误的。”
理财师咋成了推销员
大幅提升的百姓收入和庞大的储蓄存量势必会导致个人理财热情的旺盛,但是,随着股票、债券、基金、期货、黄金等各种投资渠道的拓展,投资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开始显现。一个巨大而潜力无穷的理财市场,也由此催生。
“老百姓不一定有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有时间,所以他们需要专业的人士提供帮助和服务。”刘彦斌认为,老百姓的理财需求引发了理财师的产生和短缺。刘彦斌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理财师之一。
据某专业理财网站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8%的人对理财服务有需求,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全国约70%的居民希望在自己的金融消费中有个好的理财顾问。而麦肯锡公司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则认为:中国理财规划业务的利润高达320亿美元。
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理财规划师迅速“蹿红”,各种认证受到追捧。
但是,现有的“理财专家”、“理财师”不仅数量缺口严重,而且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一些金融机构存在“只讲收益,不提风险”的误区,不利于理财市场长期发展,也埋下很多不稳定因素。
韩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前两天韩先生在修车的时候,遇到一个银行的理财顾问,向他推荐‘理财产品’。“他说是一定赚钱,我不相信,哪有一定赚钱的东西?!我总觉得他像卖保险的。”韩先生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曾提醒:“一定不要把金融理财师,变为本身公司产品的推销员。”
“这个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除。”刘彦斌认为,市场爆发使得理财师规模在短时期内急剧壮大,必须会导致良莠不齐,但随着金融产品的增多和理财服务的深化,这种现象会逐步得到解决。
“现在市场给了理财师一个机会,也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刘彦斌说,“十年前刚刚有律师的时候,大家对律师也不信任,但随着律师队伍的壮大,他们的社会公信力在不断加强。”
另外,在美国,70%的理财师都是40多岁的人,因为经验和阅历对于理财师来说非常重要。而在我国,由于理财行业刚起步,理财师也只是2003年—2004年才出现的新职业,大部分理财师都没有太多的经验。
更有甚者,在“理财师”、“理财顾问”、“理财专家”种种头衔让人眼花缭乱之际,很多地方开始出现了打着理财顾问公司名义诈骗的行为,比如全国正在打击以出售赴国外上市公司原始股的案件。
理财是不是就是发财
“这些人被骗,除了人性的弱点、贪婪之外,就是无知。”刘彦斌说,“如果他们懂一些股票知识,就不会轻易相信骗子的话。”
“我们正在倡导老百姓多数人要做自助理财,自己把握自己的财富和命运。即使你再去找理财师的时候,也要能够分辨出理财师的建议是不是对,是不是适合自己。理财知识是学习的,老百姓应该具备判断理财师水平的基本能力,这样才不会被欺骗。”
那么,当热情照进迷茫,对于韩先生这样的“理财盲”来说,究竟什么才是理财呢?
“很多人现在认为理财就是钱生钱是不对的,这是个误解。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是为了家庭财务上的平稳,绝对不是为了发财。”刘彦斌说。
刘彦斌认为:理财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管理自己财富资源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说俗了,就是赚钱、管钱和花钱。我常用这样一个比喻: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个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剩下的才是你的财。”
对于一般百姓的理财,刘彦斌支了最基本的几招。从大的原则上来讲,要把“水库”里水分成三份:第一份是“应急钱”,要留6-12个月应急费用,以应付突然失业和家人生病。“这部分钱只能存在银行里,或者买货币市场基金,是绝对不能炒股票的。”
第二份是“保命钱”,就是要留三到五年的生活费,年轻人可以少一点,“这部分钱可以买国债、存定期存款或者买养老保险,也不能买股票。”
第三份是“闲钱”,也就是说五到十年都不会用的钱,“这部分钱才可以用来炒股票和购买基金”。
另外作投资的时候要从长远考虑,比如购买基金,最好用定期定额的方式分批地买。如果计划用10万元买基金,按照每半年2.5万,分四次购买。“不要10万块钱一下子都进去,万一市场跌了损失就大了。”(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