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女硕士汪潭只要提到“理财”,不免露出一丝愁容。先不说眼下想买套90平方米的房子,单是想想2、3年后要个宝宝,并给他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为4位老人养老,就让汪潭怎么也轻松不起来。特别是公婆的身体欠佳、家境也不甚宽裕,更使她没了主意。
作为事业单位员工,汪潭与在房产公司工作的先生收入相当,都是2300-2400元。由于对“理财”的紧迫感,她还找了一份兼职,每月多收入400元。
看着充满忧患意识的汪潭,理财专家说:“一切可以更轻松。”
财务分析
这是一个对未来生活缺乏经济安全感的典型案例。汪潭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买房、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
不过,这对独生子女夫妻的优势也很明显:年轻、收入较高并且稳定,而且工资还有每年上调的预期。对于他们来说,理财意识远比危机感更实用,及早进行理财规划非常必要。建议她采取“储蓄加基金”的理财方式。
储蓄是理财之本。现在,安全省心的储蓄收益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储蓄也有一定的章法。
首先,要精确测算资产负债情况,对建立收支流水账进行跟踪,从中发现哪些花费是必要的,哪些可以省下。然后,对每项开支做出预算,预算之外全部用于储蓄。
其次,为孩子建立专门账户。可存入一定的资金,并用账户中的钱进行低风险投资,使之增值。这笔钱是孩子的教育专用款,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挪用。家中的闲置资金可以投资一些相对稳健且收益高的金融产品。建议选择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比如货币市场基金等。汪潭可以把这部分钱用于4位老人的健康医疗备用金。另外,也可以选择其他低风险型投资品种,如债券型基金、保本基金等。
必要的备用金准备妥当后,汪潭还可以尝试高风险的理财方式,不过必须格外慎重考虑。
理财规划
汪潭家庭主要的负担是潜在的。随着孩子出生,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随即下降。因此,家庭理财规划中应先做保障规划,后做投资规划。
保障规划中,夫妻双方都应该购买保险,保费支出可以占年总收入的10.63%,即每年约6000元。可以说,以这个家庭每月节余来看,还1840元是可以承受的。购房首付加上装修费,一般要10多万元。如果没有这份积蓄,汪潭不如缩小购房面积或几年后再考虑购房。
另外,中长期投资也可同时进行。不妨每月从节余中拿出1000元参加基金定投计划,投资平衡型基金、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年平均回报率约为7%。由于这对夫妻很年轻,事业处于上升阶段,收入增长快,还可随时增加基金定投额。如收入还有节余,可以根据个人投资偏好投资其他产品。(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