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在全球市场分散风险的宏愿上路,却于年终之际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黯然收场,生不逢时的QDII成为国内金融机构首个在海外市场触礁的业务。
在2008年最后一个月份中,QDII理财产品市场迎来了出海以来的首次“零发行”。理财市场研究机构普益财富提供数据显示,2008年12月国内外银行共计发行了386款理财产品,其中QDII理财产品已经绝迹。
研究员介绍,QDII理财产品新发暂停,监管层此前的指导精神起了直接的作用。2008年11月份,监管层约见中外银行理财部门,要求加强对QDII理财产品的自查。据与会人士透露消息,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要继续发行非保本的QDII产品,需向银监会充分解释产品设计和潜在风险,若无十成把握,将难以获准发行。QDII实际上暂时被冷冻起来。
黯然停止新发,看似一个迟到的无奈之举,但QDII给银行带来的麻烦还没有完全消除,已经发行的QDII系理财产品给发行机构和投资者留下了一地鸡毛。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0日,正在运行的109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均为中国农业银行的“境外宝I”。其余产品大多数深陷浮亏泥潭,浮亏幅度最高超过50%,并且从数量看,有几十款之多。
业绩表现糟糕,购买产品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QDII在到期兑付时引发的纠纷数量持续增加。从2008年年中开始,不断有投资者投诉商业银行在销售QDII理财产品时存在风险揭示不足弊端,报喜不报忧的不当销售手法普遍;随后更多问题被指出。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包括比如设计结构过于单一、风险控制机制失灵、投资策略调整的不及时、投资标的研究判断的失误等,这些弊端都使得QDII理财产品在大市不好时损失惨重。目前QDII成为亏损的代名词,甚至于影响到发行银行的整体理财业务的形象。商业银行停发QDII实属无奈之举。
研究员预测,不少QDII理财产品的存续周期是两年,从去年底开始,不少产品开始陆续到期,今年将有更多产品会陆续到期,而这部分深陷亏损的产品一旦兑付形成事实亏损,仍会引发很多纠纷,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压力。
研究机构普遍不看好QDII反弹走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增霆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海外金融危机持续深入,QDII投资的海外资产仍然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颓势。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现阶段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新兴市场及香港市场,投资对象主要是海外高风险资产,并开始形成以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从投资品种看,目前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金融业和金属能源行业,而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也正是上述两行业。(证券时报记者 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