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证监会关于 “酝酿对新股申购制度进行变革,以提高散户中签率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引发了银行及其他机构对打新理财产品前景的担忧。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的有三种方案。一是由现行的按资金申购,变为按账户配售新股,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二是借鉴香港市场的“一人若干股”的做法;三是恢复按市值配售。
多位券商均表示,无论是哪种方式,打新理财产品都将面临退市的现实。“虽然证监会并未明确采取怎样的变革方式,但散户中签率一旦提升,集合资金量提升中签率的方式将明显降低优势,更不要提这些产品还要从微薄业绩中收取超过一成的管理费。”
收益急剧萎缩
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新股网上申购累计收益率仅有2.1%,年化收益率仅有5.2%。“与去年16%的年化收益率相比,这连1/3的水平还不到,剔除印花税和佣金等交易成本后,收益率并不乐观。”一位分析师说。
打新产品收益率严重萎缩,令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兴趣越来越小,银行推出产品的积极性也大受挫折。记者在招行和工行网站看到,在3月份金钼股份和紫金矿业两只大盘股发行的情况下,两家银行只针对紫金矿业推出了相应的单项打新股理财计划。相比较而言,浦发银行仍坚持推出了 “金钼股份新股申购直通车”业务,但日前其网站公告显示,参与该项业务的客户仅获得0.0826%的收益率,年化收益不足3.5%,还没有1年期4.14%的定存利率高。
分析人士指出,新股发行数量锐减、大盘股资源稀缺、中签率大幅下降,是新股申购收益率急剧萎缩的三大原因。据统计,2007年沪深两市共有123只新股上市,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在近5个月时间内只有27只新股上市,其中大盘股只有4只。在新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却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一级市场,令新股网上中签率从去年的平均0.30%大幅下降到今年以来的0.15%,相当于下滑了一半的水平。
大资金优势不再有
在收益率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为了争取客户,不约而同地都对打新产品的管理费率进行优惠,并将单一打新产品改良成为增强型理财产品。除却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外,资金闲置期间还可参与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也可用于银行间市场、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所债券和银行存款等。“但由于单个资产收益率偏低,如在理财产品中配置比重较小,对于整体收益率贡献度不高,因此该类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也将有限。”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这种改良型的打新理财产品前景也不乐观。目前,几乎所有银行对打新产品的业绩提成都在10%以上,较高的甚至高达15%-20%。
银行打新股何去何从
打新产品寻求突破对新股发行制度可能的变数,银行打新股产品何去何从?建行相关人士表示,将从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一方面增加产品的流动性,让投资者进退自如。如建行近日将推出“建行财富”开放式新股申购产品,首次实现每月开放,及时分配,投资者可以在每月月末开放日至下月理财资金开放日前,自由减少或增加理财资金。另外,之前出现的新股随时打类产品,也比较灵活。
另一方面,银行不得不在投资方向上寻求突破。事实上,近期出现的打新股产品已经发生变化,在打新股之余,还会投资债券、基金甚至未来的股指期货等其他领域。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新股申购资金收益率平均水平,很有可能降至0.2%左右。由于新股申购资金冻结时间减少1天,新股申购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故按一年60次资金周转率计算的年化收益率,约12%。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水平是基于现行的新股申购制度上的,如果考虑新股申购制度的变化,未来产品的风险程度和预期收益都将发生变化。(记者 孟录燕)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