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 题:金融危机使中国产业格局加快调整 日本制造业将重心移向中国
——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兼秘书长罗军
中新社记者 闫晓虹
金融危机已造成欧美经济处于危险之中。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大国,中日的产业格局今后将如何调整?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兼秘书长罗军认为,四万亿元人民币内需的强劲拉动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在汽车、工程机械、高速列车、支线飞机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飞速发展。日本制造业也将战略重心移向中国。
罗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国际经济低迷、日元高位运行和欧美贸易壁垒的影响,日本制造业订单减少,市场份额降低,失业人数增加,亏损加剧,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但是,日本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的情况大不一样,日本制造业已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高端,发展空间有限,面临转型。而中国制造业受传统工业化的影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水平落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是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日本企业开始把过去在欧美的战略重心开始向中国、印度等新型经济体转移,并加大了投资力度。日本夏普公司将首次和中国合作生产液晶电视面板;日产汽车今年将加大在武汉的投资,全面推进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同时,一些日本企业开始从传统产业领域退出,全面进军新能源技术领域,寻求新科技革命以实现新的突围,一批新科技高技术产业正在移师中国。罗军认为,这是由于传统产业在中国面临同质化竞争,边际利润急剧减少的原因。而新技术产业还处于绝对优势,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而此轮日资企业转移并非部分媒体热议的“大批日资从中国迁徙”的说法。
据透露,目前约有二万家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其中主要为制造业,其整体盈利水平很不错。在日前举行的电动汽车产业论坛上,日产公司首席执行官志贺俊之说,全球的合资公司和分公司中,唯有中国公司盈利,现在是中国公司在挽救整个集团公司。同样在丰田、本田等大型日资企业,虽然增长幅度受全球经济震荡有所下降,但是对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水平依然乐观。
罗军分析说,虽然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影响仍客观存在。日资企业一方面在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外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力求在金融危机之后,依托新技术新产品占领新的市场。经济危机之后,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业、生物科技、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由于日本企业掌握有过硬的先进技术,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并领跑这些产业。而中国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并将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罗军强调说,由于日本制造业对出口的依存度较高,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但日本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十分有限。由于中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并不具备与日本制造业相抗衡的能力。同时,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主要是针对欧美市场的中低端消费群体。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内需拉动计划,目的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在过去严重依赖外需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