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慕尼黑法院里短短的5分钟,成就了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胜诉案
当地时间4月23日上午,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高等法院,宣布了对德国欧凯公司恶意抢注中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一案的二审裁决,基本维持一审裁决,王致和方面胜诉。法庭要求欧凯公司必须停止在德国使用“王致和”商标和标识,并撤销它在德国商标局抢注的“王致和”商标。
五分钟宣判
按照法院的日程安排,“王致和”一案当天上午9时宣判。8点多,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慕尼黑中央火车站不远的高等法院,简单安全检查后,记者来到6号法庭,看到法庭内和走廊上空无一人。不过,在门口通告栏里,“王致和”一案名列其中。
9时10分许,身着法官服的三名法官步入法庭,全体起立。法庭没有进行原告、被告之间的告诉与辩护,只有主审法官策尔雷恩宣读一份长为6页的裁决书。
记者注意到,本案的原告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未派人员到场,王致和的德国代理律师沃尔夫冈·菲梭维特克飞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法官宣读的裁决要点,而被告欧凯公司不仅公司本身没派人出席,连律师也没来。策尔雷恩宣读完毕,律师和媒体退场,记者看了一下表,整个宣读历时大约5分钟。
两年多的官司
与慕尼黑法院里短短的5分钟相比,“王致和”商标侵权案从立案到二审裁决,已经历时了两年多。
2005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2006年,试图开拓欧洲市场的王致和食品集团发现自己拥有的“王致和”商标和使用了几百年的标识被抢注,决定通过诉讼追讨商标权。2007年1月26日,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了“王致和商标侵权”案。这是中华老字号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商标诉讼维权。同年11月14日,一审判决王致和集团在该案中胜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大家都依据几乎共同的游戏规则。和中国法律类似,德国的商标法也规定,注册商标不准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这也是“王致和”在此案中一审、二审均胜诉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报记者在拿到的二审裁决书上看到,法官特意将“王致和”商标和欧凯注册使用的伪王致和商标印刷在裁决书第3页、第4页上,说明两者的相似度。
据菲梭维特克律师介绍,“王致和”商标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但在德国,无论是法官还是一般人都很少知道这是一个驰名商标。因此,在“王致和”商标侵权案中,菲梭维特克就必须向法庭提出证据,证明“王致和”是著名商标,其标识头像并非欧凯公司所主张的只是一个“通用的古代中国士兵”。
一审判决后,欧凯公司提出上诉,“王致和”方面提出了更多有力证据。菲梭维特克说,欧凯公司在二审过程中曾提出,让王致和集团出钱买回“王致和”商标注册权。他说:“王致和集团明确拒绝这一无理要求。欧凯公司想用偷来的东西换钱。我们坚决不答应。”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