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鸿:崔先生不仅看到了在采访过程中各个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而且其实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希望未来能够稳定市场,能够促进发展。既然要谈这样的一个话题,我想不妨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刚才崔先生描述的经过了高台跳水,经过了过山车,经过了供血不足之后的这一刻,我们的石化的市场的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陈伟鸿:刚才我们看到国内石化市场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这样的市场表现在资本市场上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先听听熊先生的反映和判断。
熊杰:应该说随着企业利润的下滑,在资本市场上,这些市场的表现也是存在这种大幅下降的情况,从2008年以来,这种企业的利润下降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特别是一些资源型,特别像煤化工的企业,他们的这种业绩跳水的情况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从近期以来,就是说市场主要是受市场预期的影响,随着现在这种振兴规划预期的增强,包括一些具体的实施,再比如说振兴这种支农产业,化肥、农药,包括一些新材料的振兴方面,从去年10月份、11月份以后,到今年这种振兴规划2月份出来以后,这种市场预期对于这些行业,特别是受到下游拉动的这些行业的需求增长,他们的市场表现是呈现恢复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周期性更明显的行业,他们恢复的情况更加明显一些。
陈伟鸿:其实现实的市场表现跟资本市场的表现常常是紧密挂钩的。想问问席总,在你们的园区当中,受到这种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他们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一些市场表现?
席伟达: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吧,我们DOP的企业吧,DOP就是增塑剂,因为大家知道这个塑料这个行业,整个浙江我们国内1/3的塑料加工在浙江,浙江的塑料行业很大,所以增塑剂这个行业,跟它配套的也很大。这个行业从去年最高的时候,买到19000块,但是也是高台跳水,一下子跌到了6800块,一下子掉下来了。这个负荷啊从100%猛开到,开到70%的负荷了。那个经理我也问了他一下,在这个行业里面因为他也是大的,25万吨的DOP,在国内也算是一个大的DOP,整个行业里面13家行业里面,13个主要的企业里面有6家已经停掉了,不做了,但是从今年过了春节以后,逐步逐步又开始抬头了。
陈伟鸿:刚才您说到他们停产的原因是不是都是因为外部市场需求的急剧的下降?
席伟达:关键我认为跌价、涨价固然可怕,但是最可怕的对企业来说还是需求,那你这个产品没有人要了,做出去卖给谁啊,没人要了我认为这个是最可怕的。但是跌价和涨价也是影响也会很大,最最可怕的是没有需求。这是我的理解。但是从今年开始,从二季度开始,也是国家四万亿扔进去以后,这个拉动,我认为已经有所显现这个效果了,像今年开始,DOP行业,我看这两个月基本上把负荷基本上开到100%了。所以我想整个行业,整个石化产业,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这个感觉,就是有一点回暖的这种迹象,大多数都有点在往上走了,有这么一种迹象。
陈伟鸿:蒋总有这种感觉吗?
蒋远华:有明显这种感觉。特别是农资,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它的反弹比较米,第一是停产的原因造成了短期的供应不足,第二个由国家增加氮储,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其他的化工产品,与房地产相关的化工产品,有回暖的迹象。
陈伟鸿:我想知道一下,当你们这些企业家凑到一块儿的时候,大家分析现在的市场现状,会觉得原因主要有哪一些?大家都会提到哪一些?
蒋远华:第一个原因就是国家保八的增长,包括四万亿的地动,还是稳定,增强了企业的信心。这个对于经济的稳定,拉动还是有稳定的作用的。
陈伟鸿:之前呢,当市场不稳定的时候,你们觉得主要的原因来自哪里?
蒋远华: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这几年高速的发展,产能太过剩了,产能过剩了。第二是世界经济需求,国外像美国欧洲经济都不是很好,所以说跌价的这个原因,它造成了动荡、不稳定。
陈伟鸿: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因你们大家都在讲到说这些原因是市场的动荡造成的,那市场的动荡到底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不知道,能不能有谁告诉我们?
席伟达:最大的原因是企业关掉了,停掉了,开不下去了。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原因。
陈伟鸿:这是最大的结果。
席伟达:最大的结果。
陈伟鸿:最大的结果,这是最坏的结果。
席伟达:最坏的结果就停掉。
蒋健:表现出来是库存增加,它的销售的价格比它的成本还要低,所以企业亏损。
陈伟鸿:企业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要。
蒋健:对,等于卖一吨产品就要亏多少。
陈伟鸿:面对市场的这种波动,外部需求的减少,在我们的规划当中,有没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来?
赵俊贵:它主要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但是里面提到了一个提高化肥的储备,加大氮储的力度,包括建立国家储备。因为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出台的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本来就不是万能政府,而且政府的一个文件和它的一个措施,不可能代替我们所有的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地来做工作,可能这里边最后能救自己的可能还是企业自己。
陈伟鸿:您刚才也提到了一种做法,就是完善化肥的氮储制度,在其他行业的振兴当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提法,比如说有色行业等等,我们的石化行业跟他们相比,同样的一种收储,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不一样的作用?
赵俊贵:去年据我了解国家拿出了800亿的贴息贷款,但是这个渠道通过招标的形式主要是给了商业流通企业,他们去收储。但是因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上的这种,它是有矛盾的嘛,它收储的,买的总是价钱便宜一点,卖的价格高一点,所以在这里面氮储的效果上不是很理想。所以这次在振兴规划里我注意到了,有一句话,支持化肥企业进行磷氨和尿素的储备。
陈伟鸿:对我们的生产企业来说,你们怎么看
蒋远华:我们当然希望把这个钱直接给企业。
陈伟鸿:有什么好处呢?
蒋远华:因为它的直接,因为现在最困难的是企业。
陈伟鸿:生产企业。
蒋远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它是有卖的它就卖,它的亏损少一点,它也不至于停车。但是这个氮储制度它还是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那些流通领域在短时间内采购的化肥,造成了一定市场繁荣的迹象,对当前尿素价格稳定的供应以及价格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陈伟鸿:崔先生怎么看?我们在规划当中拉动内需的做法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崔先生:基本上锦上添花多一些,我个人认为雪中送炭少一些。刚才提到的氮储资金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化工行业从化工部在的时候坚持的一种做法,实际上氮储制度走到今天,它的本意,我个人理解它应该是一种平抑市场价格,保证供给,同时呢解决生产企业淡季的时候能够开足马力去生产,来保持一个平稳运行,现在的结果变成了一种,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像调整工商农利益上的一个杠杆了,这样就感觉到失去了氮储的意义,农民手里有钱了,从经销商手里拿货还是从你企业手里拿货是一样的,我手里不差钱,既然我不差钱,我到谁那儿买不可以呢?所以工也好,商也好,都没有必要争这个氮气储备。
陈伟鸿:有没有谁持不同的意见?可以和崔先生探讨的?
白颐:化肥生产,化工生产的特点是连续性的,化肥的需求是季节性的,中国又是这样的一个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你要保证中国稳定的发展,需求保证稳定的供应必须要搞氮储,这是一个客观的规律,我觉得这里面我个人认为,国家搞氮储倒不是说真正的出发点,我认为不是说平衡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保证国家农资供应的问题,这是第一个。包括我们的成品油储备也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储备,一个农资氮储,还有一个成品油的储备,我觉得国家都是从战略性的,从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的保证的供应来讲,更多地从这儿考虑,我认为。但是在这里面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利益上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建立这种制度的初衷。
陈伟鸿:熊先生,我们也想听一听你来自证券市场的一个分析。其实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各个行业的振兴规划出台以后,相关的收益板块可能都会有一些很好的市场表现,但是他们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数字,在2月20号,也就是我们石化行业的振兴规划出台之后,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个龙头企业,他们的股票分别只是小幅上涨了0.35%和0.46%,之前大家都认为振兴规划是金手指,但是这次好像看到金手指失灵了,您怎么看?
熊杰: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最主要的是市场预期的作用,因为石化行业,特别像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大公司,作为石化行业的支柱产业,它的振兴规划的出台,它的预期性早已经被市场所接受,广为认知了。这个市场预期已经提前反映到市场运行中,你讲的2月20号那一天,那么其实从2月20号之前往前推20天左右,这两家公司,他们的市场情况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可以说市场预期的作用已经提前反映了。
陈伟鸿:离2月20号又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一个多月之后,资本市场上对于石化行业,包括刚才提到的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的这种反映是什么样的?这两支股票的表现反映好吗?其他相关板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