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有上市银行08年净利2966亿 同比增30%(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四大国有上市银行08年净利2966亿 同比增30%(2)
2009年04月10日 10:07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工行依托强大的客户基础、高效的分销网络和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在中间业务方面实现了多元、创新的发展。2008年,工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4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银行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现金管理、理财等新兴业务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指标均居国内同业首位。在2008年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上升到15.2%。

  中行自去年年初以来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充分发挥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业务的传统优势,继续保持在个人结售汇和国际汇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全年外汇买卖价差收入增长16.32%。奥运金融服务也为中行带来丰厚回报,仅销售奥运特许商品和贵金属产品净收入就超过1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同比增长12.42%至399.47亿元,其中境内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同比增长28.18%。非利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到28.82%,继续居于同业领先地位。

  2008年建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增长22.8%至384.5亿元,占经营收入比重上升至14.3%,较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

  2008年,交行银行卡、托管业务收入增幅分别达到45.66%和25.85%。全年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5%,占净营运收入的比重达到11.44%,较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2008年,4大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大力压缩业务费用,成本收入比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而为净利润的较快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去年工行的成本收入比为29.84%,较上年下降5.18个百分点,保持了良好的成本控制水平。2008年中行成本收入比为37.59%,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去年建行的成本费用开支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收入比率下降5.06个百分点至36.8%。2008年交行成本收入比为39.94%,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2008年4大行取得的良好盈利水平,与其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其中抓住有利交易时机大幅减持外币债券,减少外币投资损失,并计提了充足的拨备,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年报显示,截至2008年末,工行外币债券折合人民币减少833.77亿元,下降39.5%。去年建行持有的外币债券进一步减少,目前占总资产的比例只有0.8%左右。

  中行至2008年末共计持有62.5亿美元的较高风险外币债券,共计提取拨备47.21亿美元,风险敞口仅余15.29亿美元。

  至2008年末,交行持有的外币债券投资余额约49亿美元,占集团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25%。交行去年也适时减持了高风险债券,对出现减值的外币债券计提了充足的准备。

  持续盈利面临一定压力

  展望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国内银行业面临金融危机扩散、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挑战。如经济景气度下降,银行业务有效需求下降,快速发展的阻力将加大;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面临反弹压力,银行风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在利率下行周期及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压力下,银行利差水平大幅收窄;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见底的情况下,4大银行持有的外币债券投资还可能面临一定的损失等。

  不过,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金融支持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银行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挑战和机遇,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2009年应当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利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契机,积极扩大贷款规模,合理调整信贷结构,保持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快增长方式和经营机制的转型,开拓创新中间业务,大幅增加非利息收入;继续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费用开支,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更高的人均产出和人均利润;防范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确保外币债券投资不出现较大幅度的损失;按照安全稳健审慎的原则,推进银行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战略,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跻身国际一流的现代先进银行之列。(记者 卓尚进)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