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应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话语权
继续我们对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的报道。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战后六十年来的首次衰退,为了应对这一全球化时代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前不久美联储宣布购买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8500亿美元与“两房”相关的抵押债券。这一非常规调控手段立即引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新一轮动荡,那么,美国大举印刷钞票会给世界各国带来什么?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会走向何方?这也不得不成为这次金融峰会各国之间关注的热点。
国际舆论认为:
美国定量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于不景气的全球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月18日,美联储表示,将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和1.25万亿美元的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美联储40年来首次购买相关金融产品,美联储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此前通过历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至几乎为零,在失去减息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的政策重心正转向定量宽松,消息一出,各界纷纷评论,指出美联储正在开动印钞机救市,因为所谓定量宽松,是指利率接近或者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债券,向市场直接注入货币的方式,与利率杠杆这一“传统手段”不同,定量宽松一般只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因此经济学界普遍将之视为“非传统手段”。
莱尔•葛伦里:“这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现在的经济到了必须紧急处理的阶段了。”
莱尔•葛伦里,美联储前理事,著名经济学家。
莱尔•葛伦里:“要把经济颓势扭转过来,他们不能再降低利率了,联邦基金利率已经接近为零,所以他们用了我们称之为非常手段的货币政策,增加他们的资产负债。”
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美联储坦承,美国经济衰退还在加剧,失业增加、债券和房产价值缩水、信贷依然紧缩,导致消费和投资不振,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下滑了6.2%,为26年来最糟糕表现,那么此次美联储动用非常手段,能否重振美国经济呢?
记者:“他们的这些做法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通胀风险吗。”
莱尔•葛伦里:“当然会的,但是必须得这样做,我们的经济已经处在深渊的边缘,我们不能让经济坠入深渊。”
本杰明•弗里德曼:“我认为这是一个在非正常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办法。”
本杰明•弗里德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本杰明•弗里德曼:“现在正是一个非常环境,这正是问题的重点,因此,我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希望其它各大中央银行也能做同样的事情。”
美联储的这个意外举动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道琼斯指数在消息传出的几分钟内就上涨100点,与此同时,美联储大规模收购国债的消息刺激十年期国债价格大度上涨,国债收益率创下20多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美元兑主要货币全线暴跌,美元指数当天2小时内下挫2.4%,这也是美元指数自198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天,国际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期货则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石油价格当天大幅飙升7%,由于美联储大幅购买国债引发通胀忧虑,重新强化了黄金保值避险的属性,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4月合约大涨7。8%,定量宽松政策对楼市的影响也立竿见影,3月以来,美国新房开工量在连续7个月下降之后首次增加,且增幅达22.2%,创199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钟伟:“采取廉价货币的政策,推动本币的贬值,推动本币利率的下跌的话,那么可能对本国的实体经济是有利的。”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对于定量宽松政策短期内提振美国经济的作用,他认为,这种方法相当于大举发行纸币来提高信贷供给,从而降低美国家庭和企业贷款的长期利息,有利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复苏,这也正是美联储采用非常手段的目的所在,不过尽管如此,钟伟认为,美联储此举并非一个负责任的做法。
钟伟:“对于境外的普遍的债权人,对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来讲,是相当负面的不负责任的措施。”
钟伟认为,美元是全球主要贸易与储备货币,目前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作为投资项目或者是外汇储备大量持有,美联储增发货币引起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降低,这对国际债权人来说,显然会是一场灾难。
钟伟:“对于境外债券人来讲还很难对于美国政府的这种危机救助措施提出有效的应对办法,看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你比如说中国,如果中国政府抛售美国国债的话,那么中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都是贬值的。”
美联储的救市新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舆论认为,定量宽松政策的推出,对美国经济的短期恢复有利,但是也存在通胀风险,对于不景气的全球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美联储实际上是利用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在为本国经济谋私利。
对此,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欧洲官员提出: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市场原则,没有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有轰鸣的印钞机。
美国之音分析称,这有利于美国金融市场早日走出危机,但同时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此举形容为:这就如我们的车子正开往悬崖,美联储却猛踩油门。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高登对此的态度是:“美元无限制的信用扩充是危险的,将会把金融危机推向深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