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青放风:大宗商品3月现拐点 预期已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宋国青放风:大宗商品3月现拐点 预期已变(2)
2009年03月30日 13:58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原油库存依旧在增加

  朱斌所指的“本质供求关系未好转”,在原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EIA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30万桶,这大大超出分析师平均增加140万桶的预估。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原油库存数据自2008年12月22日开始的13个星期内,除了2月27日当周略有减少外,其余时间均连续增加。

  这也成为油价在攀升时几次受阻的重要因素。比如,在EIA公布数据的3月26日,NYMEX近月合约下跌2.2%,收于52.77美元/桶。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大宗商品的下游需求并没有出现回升,尤其是在美国。

  因此,尽管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3日发表的数据表明美国旧房销售量2月份意外增加了5.1%,同时,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企稳和二月份新屋销量较前月增长4.7%等利好消息不断传来,诸建芳依旧认为,“美国经济回暖尚早。”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即便是对中国经济较为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已经起作用,多个经济复苏的信号都发出了”的樊纲,也认为美国经济很难迅速恢复。

  “即使是最乐观的经济学家,也没有人敢说经济能在一季度就有所回暖。一个月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此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反复,关键是要看数据的可持续性。”诸建芳认为。

  钢铁煤炭持续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本次期货市场的所有资源类大宗商品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但缺少成熟期货品种的身影,资金无法介入的钢材和煤炭价格依旧在低位徘徊。

  兰格钢铁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的一周内,国内钢铁指数继续小幅下滑。LGMI国内综合钢铁指数比上周下降0.7点,小幅下降0.5%,下降至134.1点;月同比下降12.0%,比去年同期下降34.7%。测算全国钢材均价4224元,比上周均价4247元,下降23元。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5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1月至2月,中国煤炭需求仍显不足,价格回落。

  “这说明本次的价格上涨更多是资金过剩担忧造成的,没有连续性的根基,缺乏实体需求的配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业内人士表示。

  “去库存化”结束? 

  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早在原油价格回升之前,下游的一些石化产品的价格就出现了持续的回升。比如,大连商品交易所的LLDPE。数据显示,LLDPE主力合约0905在去年11月中旬出现6100元/吨的阶段性低价后,曾持续在底部震荡。但自从2009年1月1日起,便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在2月10日至3月5日期间出现回调最低至7600元/吨后又重新上涨,截至3月26日,收于9335元/吨。而LLDPE现货市场的主流价位也涨至9100-9400元/吨。

  与之类似,郑州商品交易所PTA合约与原油挂钩紧密的同时,更早地出现价格的回升。

  以下数据或许可以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月16日中国石化协会发布的行业数据快报显示,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1月达到最低值(同比下降21.4%),2月回升(同比下降12.4%,环比上升7.4%)。子行业中,肥料制造、橡胶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涂料颜料等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等行业景气回暖,工业总产值环比上升10%以上。

  国都证券认为,这说明石化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去库存化”结束,随着化工行业3月传统旺季到来,石化行业将开始回暖。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另一个支撑是,随着企业的去库存化结束,企业拥有重新补充低价库存的需求。”长江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张凡告诉记者。

  张凡认为,在有色金属上,这种“去库存化”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3月3日国内外的期铜价格上涨,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伦敦的库存连续5天下降,共下降2万多吨。当时下降的主要仓库均位于亚洲,市场认为,这是中国的收储或需求因素造成。

  但“去库存化”支持铜价的说法却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属分析师纠正。他认为,国内有色金属的行情主要是受到前期国储收储的利好支持。国储30多万吨的收储不仅改变了供需情况,还在底部给铜价以支持。“不过这也算是补充库存,毕竟2003年、2004年、2006年国储卖了很多铜。未来这些铜不会很快流向市场的。”他补充。

  “铜有电网改造作为支撑,市场已经提前反应这种预期。而铝的产能依旧过剩,库存较多,且尽管下游汽车、房产的交易量都有所上升,但开工率没有上升,需求支持有限。”他认为。

  对钢铁来说,尽管社会库存水平依旧处于高位,但数据显示,中国钢铁社会库存最近结束近3个月以来的攀升,全国库存下降2.2%,板材、长材库存分别下降3.6%、0.9%。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