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引擎"尚未出现 2400点关口震荡意欲何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A股新"引擎"尚未出现 2400点关口震荡意欲何为?
2009年03月28日 11:0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海外流动性”及经济出现复苏苗头等因素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股市却又在前期的2400点附近踌躇不前。下有流动性垫底,上有宏观数据压制,A股近期能否突破这一无形的“夹板”?A股新“引擎”何时出现?这些都成为近期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A股新“引擎”尚未出现

  主持人:许多人预测在两会之后,股市会有一个回调,但近期市场先抑后扬,走出了上升行情,各位觉得是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A股是不是找到了新的涨升动力?

  史伟:我认为主要因为外围市场的转好。第一点美国股市持续反弹,机构普遍预期反弹的观点也很多。国家主权的违约风险下降得比较快,前期预计东欧会破产,一度它的CDS违约风险与雷曼破产时比较像,但近来东欧国债违约风险迅速下降。

  另外可以观察到,近期黄金价格表现得不理想,这说明避险情绪消失得比较快,表明资本市场乐观的情绪在恢复。或许可以下个结论——第二波危机也许是不会到来,全球资本市场正在构筑底部,而且恐慌与悲观情绪正在消退。

  刘浩波:国内市场本轮上涨主要是依靠流动性和对经济好转的预期,但是从周二盘面来看,美股大涨A股反而出现了回调,也可以看出预期作用的边际效应是在递减的,我们预计未来行情靠预期推动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在股指向下的时候,比如到2000点股指可能会由于流动性出现支撑,但是说现在再靠流动性支持股指的进一步上涨,恐怕其力量会越来越弱。我认为现在市场还没有出现一个支持市场继续大幅上行的推动因素。

  刘湘宁:近期披露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加速复苏,周三美联储更是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另外还将加大抵押贷款债券购买的规模并且推动万亿信贷计划。美联储近期的一系列表态预示着本轮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困扰美国的信贷市场冻结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而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转恰恰是美国经济见底企稳的前提。美国经济数据回暖和美元贬值的双预期加强了投资者对国内股市的信心和投资冲动,而美联储美元贬值预期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到国内对资源类股票的追捧。

  业绩压力不容忽视

  主持人:随着宏观数据的陆续出台,出口下滑加速等利空因素也摆在了投资者面前。有人担心一旦这些宏观层面的利空集中爆发,将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各位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浩波:资本市场其实对实体经济的反应有超前也有滞后,更多的是一种叠加效果。当第一个较差的宏观数据出来时,大家可能没有反应,但是随着其后数据的出现,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了。总体上讲出口这一块还是很差,我们判断出口最差的时刻是在5月份,相关数据出来要到6月份,那时的市场可能会因此出现一定的波动。在此之前就是N字形震荡了。

  史伟:说实话,国内的宏观经济、企业盈利没有变化。最近这两周只有发电量的数据,但不能根据一周数据对宏观数据做出准确判断吧。从已经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我觉得报表普遍一般,好于预期的报表基本上没有,低于预期的很多。消费类的股票基本上是比预期要差的,应该说,商品类公司、有色、钢铁煤炭报表一般。

  当然行业和企业之间是存在分化的,工程机械类当然好一些,另外,地产及汽车方面,车商普遍对汽车销售的持续回暖有疑虑,但地产板块出现的底部比较明显。至于什么时候地产能出现上升周期还不确定。

  刘湘宁:机构投资者其实已经关注到出口数据前两个月是比较差的,未来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我认为,如果未来宏观数据进一步走差,肯定会对市场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时也认为,如果宏观经济进一步走差,国家将出台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最近曾经表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还有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相机抉择的余地和条件。另外,出口的形势也在动态变化,上周美联储回购长期国债和MBS的举动,还有这周的剥离金融机构有毒资产的计划,为市场带来了美元贬值的预期,可能也会带动人民币对其他币种的贬值,对刺激出口也有一定帮助。如果世界经济今年能够加快复苏,也不排除未来出口反而有好于预期的可能。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