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从纽约、伦敦、香港这些国际金融中心来看,上海要能够与它们并肩媲美,需要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而其中人才的引进及其人才生长的环境可以说是基础。
由此我想到了在美国工作时认识的一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江平。江平先生名列华尔街“百位顶尖交易者”(2007年度),2007年度的收入过亿美元,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圈中,可谓佼佼者。
江平到华尔街工作时,还不到30岁。这位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材生学的是化学,1993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化学博士,1995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金融学博士候选人。同年,他退了学,来到华尔街闯荡。
像所有那些初到纽约的移民一样,江平几乎是个身无分文的学生,但怀揣着一个有朝一日能在这个世界金融之都站住脚的美丽梦想。
江平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不久前刚刚宣布破产的雷曼兄弟,他的工作是设计交易模型。有一次,因为他迅速准确地计算出了一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被一位高级交易员看中,选为助手。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次套利机会。按照他的建议,公司赚了几百万美元。于是,他当上了交易员,开始直接从事套利交易。
最初,公司只给了江平20万美元作为本金,每天的赢利只有几万美元。可在一次交易中,他却一下子赔掉了50万美元。那时的江平十分沮丧,甚至动了跳槽的念头。但他的上司却主动表示,愿意替他承担这笔亏损。江平留了下来,并有了日后的发展。10多年后的今天,他成为华尔街“百位顶尖交易者”(2007年度)中的一员,年收入过亿美元。
现在,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华尔街的金融公司对江平这样连半截子都算不上的门外汉瞧都不瞧一眼,如果江平的上司不是那么善于发现他的潜力,如果纽约根本就无法为这位中国学生创造一个生存的空间,今天的江平可能还在某个大学的实验室里忙碌着。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学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个年收入过亿美元的金融高手,他甚至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还会具有如此杰出的证券交易潜能。
江平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得益于华尔街所提供的成功机会。也许,在从华尔街卷起的这场金融风暴愈刮愈烈的今天,谈论江平的成功有些不合时宜,但对于已经确立了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上海来说,这个故事又是意味深长的。
我曾在《华盛顿邮报》上读到一篇有关上海的报道,报道借一位踌躇满志的上海投资经理的话说:“我们肯定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报道随后写道,一些人认为,这还是一个不太现实的理想,但华尔街的动荡无疑为像上海这样雄心勃勃的城市提供了成为金融中心的良机。
从这篇报道引述的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眼下上海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能够更多地吸引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报道借上海市一位官员的话,说上海市为吸引人才,可能会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包括提供一次性的房租补贴、教育津贴和减税20%到40%,等等。
读了这篇报道,我不能不佩服上海人的精明,他们从华尔街的风暴中,立刻就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并迅速地将视线调整到了那些金融高手的身上。但是,他们不仅应当去搜寻今天的江平,更应当想一想怎么样能让10多年前的江平更好地发挥潜能。那时的江平可能还算不上是一个金融人才,至少不够“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的标准。他可能具有成为金融人才的潜能,但这一点,当时连他自己也未必知道。当然,他也肯定不是被什么优惠的政策吸引到纽约去的,即便纽约有这样的优惠政策,也轮不到他来享受。
10多年之后,江平成了名符其实的金融人才。他的经历表明,对于人才来说,关键还是在于机会。你可以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待遇、更优惠的政策,但如果没有机会,或者机会不多,也就未必能吸引到人才,也培育不出你所需要的人才。这可能就是世界上欲从华尔街夺走全球金融中心的城市虽然有很多,但却未必能够如愿的问题所在。
由此看来,渴望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上海,在金融风暴中把目光转向华尔街的同时,或许也需要关照一下那些已经涌入或渴望涌入这座城市,并且有可能成为人才的外来者,还有那些看上去不大可能成为所谓人才的打工者,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奋斗的空间。只要这些人能够更顺利地融入这座城市,找到发展机会,上海未来的金融中心也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江平。(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