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说:“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
此间分析人士预言,上海这个历史上的远东金融中心,将在国际金融版图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将在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担当更多的创新和开放的职责。
业界学界普遍认同,时下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当前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生性危机”。而美国在应对危机、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可能大量增发美元的“暗示”,又进一步加剧了各国对“美元霸权”的担忧。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因此,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地域范畴,是发展人民币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殷剑峰强调。
尽管在2008年面临全球金融系统的剧烈震荡,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外资金融机构较年初增加35家,总数达到395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五成以上,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的八成以上。
此次通过的“意见”,无疑为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又增加了一个沉重的砝码。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
目前,上海集中了股票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黄金市场,是全球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新的交易品种将陆续面世,包括即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钢材期货,以及已进入议事日程的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在中国谋求提升金融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上海毫无意外地承担了更多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的职能,其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建文说:“这意味着,中国有可能逐步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境外机构在门槛准入和投资品种等方面,都有望在上海获得更多机会。”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则表示,“意见”的出台,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政府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
“中国的金融业越开放,市场化改革越到位,对世界各国应对危机、尽快走出衰退阴影越有利。中国的资本相对还比较便宜,流动性也相对充裕,中国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对全球企业和国际金融业都是一件好事,是大家乐意看到的事情。”方星海说。(记者 姚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