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南京大学之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教授昨在该校商学院德鲁克讲坛做了题为《经济危机与全球经济: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启示》的演讲。在南大多年来邀请的5位诺奖得主中,斯蒂格利茨以力倡公平、公正,直言不讳著称。昨日,安中楼报告厅几无立锥之地,“追星族”们也用满堂喝彩,回应他对经济危机、美国时政的“辣评”。演讲后,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危机根源: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捂紧钱袋
几天前,斯蒂格利茨在复旦演讲时曾断言:今年是50年来第一次全球经济负增长,也是全球化时代遭遇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昨日他重申,当前一定是“大萧条后最最严重、更加复杂的经济危机”。他还坦诚这个对他有些“尴尬”,因为此前“我也没预测到这件事这么糟糕。”而解决药方就是——走出衰退,各国必须携手应对。
危机爆发的深层次根源,斯蒂格利茨认为有两个方面,除了众所周知美国金融监管缺失、次贷危机由此爆发,根本问题之一是全球需求不足。而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关,其导致全球几乎除了美国都在积累资金而不是消费。这就造成一个畸形——号称全球最富有的美国人,实际上是在借贷全球的钱,维持他们光鲜的生活,让全球经济蒸蒸日上。
另一原因,现在储备系统以美元为基本。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几万亿美元之巨的外汇储备,以低利率借给美国,使得资本从穷国转移到富国,导致全球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因此,斯蒂格利茨强调了联合国委员会对解决危机的三个建议:第一、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部门;第二、需要建立管理监管框架监控全球化;第三,改革IMF和美国财政部做的“糟糕”事情,改变储备系统,“这也是凯恩斯几十年前就意识到的问题,而当时美国没有同意。”
中美对比:中国救市很有效,美国投入不够
当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典礼上特别说明,在2001年的三位获奖者中,斯蒂格利茨对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贡献最大。而其理论简单表述就是: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常常对人们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政府和其他机构必须巧妙地对市场进行干预。那么,对中美两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干预,他如何评价?
斯蒂格利茨介绍,28年前他第一次来中国,见证了30年改革的巨大、戏剧性变化,这种变化让世界的福利都得以增加。眼下中国开始了另一个转型——自主创新的改革,而对危机能有效应对的国家,就是能自主创新的国家。他认为,中国由于推出的是促进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尤其是帮助农村大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符合一个好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征。所以面临经济危机时做得更好。不过他也坦言,中小型企业能有效解决就业,却很难有足够资金,这对中国复苏是一个小问题。另外,还要防备随之而来的通缩危险。除此,自然资源过低标价等问题也值得关注。许多国家出现的电信垄断行业,获得了巨额收益。为了使市场经济继续发展,他认为,关键部门要打破垄断。
而相比之下,美国人现在花的钱太少了,尤其减税在美国是很糟糕的计划。美国经济计划数字不够大。赤字和收入之间的差额正逐步扩大,如加州一周就有400亿美元差额。对于美国来讲,8000亿美元的计划也就是一半而已,根本不够,投入力度没有中国大。
另外,有人担心中国投入资金过于庞大,反而引起通胀,他认为中国不同于美国,美国是今天花明天钱,而中国是今天花昨日积累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