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篇】
风险提示不充分,保本产品不保本
案例
48岁的周女士去某外资行购买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吴小姐大力推荐某股票挂钩型保本产品,称该产品年化最高收益高达14%,不好的情况下也有6%左右,产品期限为2.5年。不懂理财的周女士被高收益吸引,将资金约10万元全部投入购买该产品。但在合同协议书上签字时,她发现只有一份,而且没有具体涉及产品的内容,很多本该填写的细节也空着,便提出疑问。对方说“产品的具体说明出来后会寄给你,不用担心”。签字后,周女士只拿到一本存折。不久,周女士先后收到了介绍“金猪宝贝”的文本和交易确认书。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个多月后,该产品挂钩的境外股票已跌得面目全非。周女士当即提出赎回资金。但银行告诉他,现在赎回只能拿到89%,损失约11000元。周女士要计算依据,对方称没有。此后,周女士接到银行电话通知,该产品的客户如果不满意,可以转换投资新产品,但周女士却发现,新产品风险更大,还不如继续持有原来的产品。
5个月后,周女士去银行查看合同协议书,惊讶地发现,本该由她本人填写的有关风险内容提示,已被他人填写,如“已经完成适应买某某产品的评估测试”等。这让她对银行的保本产品不保本,以及风险提示如此草率大惑不解。
入选理由投资者大肆声讨
类似遭遇的并非只有周女士一人。“我是一位退休职工,我在银行买了该款理财产品‘金猪宝贝’,本来明确指出其为保本产品,可本人却在半年内赔进了12%,这使我很郁闷。”这是记者在某理财论坛上看到的一则未经证实的帖子。有网友甚至声称,要组织声讨联盟,大规模声讨该外资银行。
据悉,该产品挂钩国外婴幼儿产业股票,涉及营养品、服装、娱乐等行业。在介绍中,银行表示,婴幼儿产业一直被公认为是一个最具活力且永不会衰败的产业,对下一代的投资也是所有父母从不吝啬且持续性的长期投资。因此,该银行也看好这类股票的成长性。只是,此后的市场行情完全出乎银行预料,导致投资者的普遍投诉。
权威意见银行未能充分提示风险
实际上,类似周女士的许多投资者,是对海外金融市场发展的风险认识不足而盲目投资,上述案例中,银行显然没有充分提示风险。据广东银监局人士介绍,这也是目前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
次贷危机对美国零售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一些服装、玩具以及和消费相关的行业出现了业绩不佳的情况。以上情况导致表现该产品表现一般。业内专家认为,该外资行显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评估不够,设计的产品虽然以保本为前提,但实际上在全球金融风波下,失去了理财的意义。
慧眼“辨金”充分了解产品结构
银行理财顾问为了销售某项产品而有意无意地隐瞒风险,是银监会早就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专家建议:
第一,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要仔细询问产品结构,对产品资金投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要求理财顾问揭示全部风险。
第二,购买产品前,要求银行为自己做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第三,购买产品后,要关注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阶段性风险,通过比较后考虑是否赎回。
第四,投资有赚有赔,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保本产品也要持有到期才能保本,如中途赎回会有一定损失;对于不保本产品,即使理财顾问大肆强调收益,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记者田志明贾肖明张俊)
【保险篇】
“高收益”投连险遭遇股市寒冬
案例
2007年10月,居民贾振红去农行存钱,一位貌似银行工作人员的女士向其介绍了一款恒安保险投连险产品。当时,贾振红并不知道什么是投连险,而对方介绍说,现在谁还存钱,不如存点理财产品,该产品是“基金中的基金”,没风险,收益高的可达15%—30%,远高于存款利息。如果存够10万就是贵宾客户,当市场有波动时会打电话通知取走。在“低风险、高收益”的吸引下,贾振红用12万购买了该款产品。
今年春节,因为急用钱,贾振红去农行取钱,却被告知该理财账户上只剩6万多。贾振红当时就懵了。后来贾振红才从银行柜员处了解到,自己的钱不是存起来了,而是买了一款投连险理财产品。这款产品并不保底,主要是投资股票。2008年股市大跌,投连险产品自然就大幅缩水了。贾振红还了解到,当时向自己推荐该产品的,也不是农行工作人员,而是恒安保险的。
贾振红先后找过恒安保险公司和农行,但对方都表示他们没有责任。“3.15”来临之际,贾振红将其经历在保险投诉网上曝光,希望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关注。
入选理由投诉量居高不下
投连险产品其实更适合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客户。2007年以来,受当时股市牛气冲天的影响,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投连险产品,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然而,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往往夸大投连险的收益,而对其风险避而不提。在选择客户对象的时候,也往往不分对方的风险承受能力。
正是因为投诉量大,前不久保监会还发文,禁止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投连险产品。
权威意见行业内存在销售误导
拥有17年国际理财师经验的信诚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郑少玮告诉记者,投连险首先是保险产品,它的核心价值是具有其他投资工具没有的风险保障功能;其次,投连险也是一种形式灵活的中长期储蓄解决方案,多年平均收益率稳定而可靠,因此不宜将兼具保险保障和投资功能的投连险产品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收益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把投连险产品混同于银行存款或者基金。
对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集体退保(投连险)和高投诉率现象,郑少玮表示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上轮牛市让很多消费者对于投资收益率的期望过高;二是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销售了产品;三是行业内存在销售误导、对投资型产品承诺收益率等现象。
慧眼“辨金”建议选择“账户转换”
郑少玮不建议客户轻易退保,而是建议选择“账户转换”,把原来激进型账户(主要与股市相连)中的钱转入稳健型账户(主要与债券、银行存款等相连),待股市好转,再重新转回来。
高收益和高风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追求财产保障是第一要务,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任何理财/投资产品,都不要盲目购买,而是要向子女咨询后再做考虑,又不是紧俏货,什么时候买市场上都有。
【银行篇】
房贷7折优惠门槛重重
案例
广东银监局人士表示,近期,在对银行的投诉方面,除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足和不当销售的外,房贷优惠“门槛太高”也是近期投诉的一个热点。
田先生向本报投诉称,日前他兴致冲冲地跑到某银行办理房贷优惠,却被告知:老房贷要享受7折利率优惠,贷款余额必须达到30万元以上,低于30万元则只能打8.5折;还必须承诺三年内不提前还贷。“我差2万就不能享受优惠了吗?”
据读者赵先生反映,另一股份制商业银行更“过分”:“你想打7折可以,但必须开他们的网银或者基金、股票。这个是他们的业绩任务,你只有去做了,他们才会给你打7折。否则给你的回复是:还不一定批得下来。”
入选理由近期遭到集体投诉
2008年10月下旬央行出台规定,从去年10月27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至于10月27日前的老房贷执行什么政策,央行要求各家银行自主确定。目前,国家下达房贷利率7折优惠政策已经超过5个月,但各银行对存量房贷实施7折利率优惠的门槛各不相同。其中,信用记录、房屋面积等成为重点考量的因素。除工行等少数银行全面启动该优惠外,大部分银行都要求客户书面申请,由银行审定,有的还强搭销售理财产品,可谓“门槛重重”,令满怀希望能减轻负担的“房奴”们费尽周折,不胜其烦。
权威意见银行隐性条款损害客户利益
最近,中国银行业协会明确提出,银行在办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业务中,不准强制搭售银行理财产品。各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对符合“7折房贷”利率条件的客户的申请,要加快办理,简化办理流程。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各银行优惠政策的相关细则的制定和出台进展不一,而银行业协会的表态对银行而言并不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因此,导致部分房贷客户苦不堪言。
法律专家表示,银行的隐性“霸王条款”事实上损害了部分客户的利益。
慧眼“辨金”高度重视信用纪录
对于这类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建议房贷客户:
第一,对存量房贷客户而言,贷款银行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先到贷款银行申请,如果不符合一家银行的条件,并不意味着不符合其他银行的条件,不妨试试其他银行尤其是国有大银行。
第二,平时要高度注意自己的信用记录,如信用卡还款不要拖欠、按时交银行按揭等,这些看似小事,但会给自己留下“信用污点”,一般需要两年才能清除,不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