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试水 “国家计划”渐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上,部分地方政府的大胆尝试已经表明,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选择。
仅以杭州为例,2009年春节前向市民发放的1亿元“政府消费券”,据统计,在大卖场的乘数效应约为2倍,在超市约为1.3倍,而在商场百货、家电销售的乘数效应分别为3.59倍和4.10倍。
尝到消费券“甜头”的杭州市,最近决定再增发6亿元消费券,种类也从一种增加到五种。新增消费券种类包括旅游消费券、社会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对于持证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政府也将补发一部分消费券。
因此,我们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消费券该不该发,而是该怎么发,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国家计划”的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券作为扩大消费的重要选择,已然纳入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视线,并逐渐形成共识,这本身就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大进步,值得充分肯定。
过去,我国内需过多依赖投资,大量新增产能则面向外需,以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率还不到40%,与发达国家普遍60%—70%的比率相去甚远。这在全球大经济体中是最低的。
现在,中央将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各地政府也从自身财力出发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这是一个十分喜人的变化。
可以说,成都、杭州等地“吃螃蟹”的行动,看似一小步,实则是刺激经济与“还富于民”和谐结合的一大步。
当然,发放消费券还应与多路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手中有钱,而且敢花钱。而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发放消费券或直接发钱的思路并不矛盾。
我们欣喜地看到,眼下各地发放消费券日趋火热,发放规模、范围及方式等不断出新。希望这些“星星之火”,不是短期、临时、无序的举措。有关方面应及时从短期和中长期协调考虑,做出一个相对规范的制度性安排,最终形成一个中长期的“国家计划”。
小小消费券,牵动众人心。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四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等代表委员已提交有关消费券的议案提案。而商务部近期密集调研后完成的消费券调研报告,也势必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一大焦点。
可以预期,消费券“国家计划”正向我们走来。消费,这台中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发动机,必将迎来一个高速运转的新时期。(记者 张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