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金融海啸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财政收入双减,地方财政或将再入困局
本刊记者/杨中旭(文)
“我们写了一个报告上去,报告预计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可能减收5000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如是说。
之前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了财政收入下挫的趋势。据中新社2月2日报道,据初步统计,2008年中国共录得财政收入约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但在2008年12月,全国财政收入仅为3248.7亿元,比2007年同期仅增长3.3%,财政收入2008年下半年逐“月”下滑的趋势明显。
财政减收在即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却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增支压力。去年年末,继中央政府宣布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之后,各地地方政府也纷纷宣布跟进投资刺激经济,各地累计投资金额差不多需18万亿元左右。这些钱从哪里来,政府层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位地方政府财政厅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预计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地方财政预算要开始过紧日子了。
土地财政风光不再
房产大嘴、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多年来一直以坚持不降价的倔脾气闻名,但在2008年5月20日,他首次改变了说法。他承认,房市正在下挫,理由是“4个月内已有40宗土地流拍”。
2003年“非典”之后不断走高的房价背后,是地价的一路攀升。一位省级政府发改委副主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开发商发现地价越来越高,让自己无利可图之时,流拍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在土地流拍开始挤破房产泡沫之后,全国房价开始一路走低。仅以东莞为例,2007年12月,这座城市的房市均价达到了历史最高峰:6804元/平方米,但在土地流拍等因素的影响下,2009年2月房市开始量价齐跌。2008年2月29日,万科运河东1号推出一批团购房,最低价仅为4300元/平方米。此后,东莞楼市开始了第一轮的降价大潮,楼市促销最低价从3980元/平方米下降至不足2700元/平方米。
一位2008年曾经前往东莞调查土地流拍的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所看到的情况是:相邻的两块待开发土地,面积大小几乎相同,2008年的拍卖价格只是一年前的一半。”
这种“圈钱-囤地-再圈钱-再囤地”的模式,终于随着政府2007年“9·27”房产新政的出台以及2008年房地产由牛转熊而改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土地流拍超过120宗。
土地市场的巨大变化,很快在官方就得到确认。据公开报道,在2009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透露,去年国土资源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季度开始,地产市场竞争强度减弱,地价增速趋缓,国有土地供应总量下降。据悉,去年全国全年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而在2007年,这一数字为1.2万亿元。
号称地方政府“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缩水两成,无疑令本已遭受财政减收压力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一位省级政府发改委副主任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经自嘲地讲起了“笑话”:有人说地方政府只干两件事儿,第一,卖土地;第二,大量举债,给子孙留下一大摊子债务。在他看来,土地财政如果缩水,地方的城市化建设、一些民生工程、债务偿还都将受到冲击。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刺激内需又亟须大量新增建设用地。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0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大约有1万亿,需要新增建设用地40%——这等于给地方国土部门出了一道难题。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国土部对4万亿投资用地进行过专门的分析,这些项目大概分为三类:一是在建项目,这些项目是已有了用地规划的;二是规划项目提前的,未来2~3年准备开建的项目,现在计划提前了;三是新增的项目。从结构上分析,这三类项目用地比例大概各占1/3。地方政府的呼声是:增加第三类新增项目用地。
就在这个会议上,徐绍史表示,2009年要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扩大增量,部分未来两年的用地指标可能被提前到今年利用。
但在“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增量并不能完全缓解“用地危机”,存量盘活也成为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的工作重点。具体表述是: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用地,特别是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土地。与此同时,2009年全国还将加大土地审批制度改革。
这些举措在刺激内需的同时,也等于救了地方政府一命——土地出让金下滑颓势或将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