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观点
“欧元之父”蒙代尔:建议中国政府全民发放百元消费券,以启动内需。一定要规定3个月内必须消费完,随后相关的零售商可以把这些消费券拿去抵税。1万亿的消费券对内需的刺激作用可能不会很大,但如果消费券在3个月内用完,则效果可提高4倍。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个别地方基于自身的特殊情况,用发消费券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当无不可,但如果把这变成一种刺激经济的重要方法,在全国推行开来,可能弊大于利。事实上,并非不存在比发消费券更好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危机时期人们最担心的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是就业,二是养老。完全可用同样的钱去提高穷人的养老标准,或资助他们就业和创业。这比单纯发消费券要好得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如果所发放的消费券不是用地方财政相同数目的资金进行冲抵,就会对现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消费券的发放很可能会破坏国家货币政策的应有作用,并对现有税收政策造成冲击。对一部分人发放消费券,无论钱从哪里来,都会对另一些纳税人的权利造成影响,对那些未得到消费券的人来说不公平。但消费券注定不会是全社会人人都享有的,除非像台湾地区那样人人都有消费券。如果像现在这样,任由各地进行,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在当前中国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提振中国经济的关键是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即解决消费者预期恶化减少消费,投资人预期恶化导致谨慎投资,银行预期恶化导致惜贷的问题。提振消费是当务之急,而要提振消费,必须改变消费者预期。为了刺激国内经济,除了改变消费者预期外,政府在其他方面还可大有作为,比如减税和促进技术创新等。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纲军:现在发消费券正当时。发消费券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保障经济不在短期内迅速下滑。但发放消费券只能限于有经济实力的地区,并且应针对低收入者家庭,最多扩大到中等收入家庭。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裕国:发放消费券开创了先例。每人100元的消费券虽然不太多,但是一种进步,能帮助低保等人群解决实际困难,可以说是一项很实际的民生措施。发放现金可以留到今后再花,而发放消费券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因此这一方式更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谓钱用在了刀刃上。同时,该举措表达了政府激励其他收入群体勇于消费的信号,要引导大家都去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发放消费券是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方式:投资重大项目等方式一般需要半年或三五个月才能见效,而消费券却能立竿见影,限定使用期间可迅速刺激消费;发放对象为城乡低保等三类对象,可以惠及民生、稳定社会。实施后取得效果,可能会形成扩散效应。
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杨英:消费券只是扩大消费的手段之一,如果长期使用消费券,效果将越来越弱。目前一些人不同意使用消费券,主要是考虑到消费券购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说使用时被告知必须到指定商场去购买物品,这就具有强制性的意味,中间可能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从发放和结算的流程来看,消费券还只能说是政府的惠民措施,能起到的拉动消费的作用不大,就业培训券作用可能更大些,就业培训券本身就是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系列就业压力。(孔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