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今年农历的牛年春节已经过去了,往年此时,很多的农民工已经踏上了返城务工的道路,但是今年由于特殊的经济背景,有相当多的农民工还留在他们乡下的家里。那么对于这种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三农”问题到底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昨天出台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或许已经给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的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陈先生,您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就是昨天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它最核心的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陈锡文(特邀观察员):
我想可以讲这么几句话,第一句话就是确保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平稳地增长,这是个首要任务。
第二句话,整个全年的农村工作的中心是要围绕着十个字,就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最后要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一个千方百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第二个就是确保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说全年的农村工作可以说围绕着这几句话来安排,来部署。
主持人: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农民增收的问题。
今天上午您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说,2008年农民的纯收入比2007年相比提高了621块钱,这个农民在这里指的是靠土地刨食吃的农民,是直指他们,还是说也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陈锡文:
都包括在一起,它是指一个家庭收入的概念,家庭成员所有的收入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所以既有在家种地的,也有搞养殖业,甚至没有离开家乡搞二三产业,也包括进城来务工的农民,他把钱都汇在一起,折合起来算。
主持人:
哪个增幅比较大?是进城务工的?
陈锡文:
从整个新增的621元中,进城务工的,或者说还包括乡镇企业,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这个621元中大概要占到将近70%,60%多。在整个农民去年的纯收入是4761元这个比重中,大概来自工资性的收入将近40%。
主持人:
靠土地吃饭的那一部分农民,他们的增收幅度大不大?
陈锡文:
那应该说仅仅靠土地这一块,增收幅度比较有限。
主持人:
比较有限的概念是什么?
陈锡文:
比较有限就是相对来说,从这几年我刚才讲到的情况,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比重是在总的纯收入中比重是逐步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工资性收入、养殖业收入,以及其他的财产转移性收入,政府补贴的收入,这个比重在增加。
那么很重要一个,耕地是逐渐在减少的,农产品的单产增加,每年水平都有限,今年是粮食创了历史单产最高的,比去年增加了30斤,幅度从年度来看很大了,但是30斤粮食对他的收入增加来说还是有限的,20多块钱。
再一个就是农产品的价格从目前来看,刚才讲到,不仅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而且下行的压力比较大。
所以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地减少,单产增长有限,价格涨幅是在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种植业的收入状况从增长看并不是太好。
主持人:
您看我们有1.3亿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会回到农村继续务农,这就无疑相当于一锅粥本来是那么多人吃,现在又增加了这么多人吃,对于农村的靠土地吃饭的这一部分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增加不是更加是个困难问题?
陈锡文:
对。所以今年农民的就业压力很大,也预示着收入增长的难度也比较大。但是有一个概念还是要讲清,返回乡村的农民,他未免见得都去种那个地,更多的农民实际还是在想,如果经济形势略有好转,他还要出来试探,还要出来就业。
再一个,即使不出远门,那么在家跟前,我们讲就地就近的,他也想搞点,有没有二三产业,比如能不能开个农家小店。
主持人:
也就是说创业。
陈锡文:
创业。通过这些办法来说,应该说农民其实比我们更清楚,地就这么多,你回去的人更增加了,收入就是你说的要摊薄??了,所以他还是希望在耕地之外能够找到更多的非农就业的,或者是农业中不依靠耕地来增加收入,比如养殖业等等,靠这个来增加收入。
主持人:
那您说农民怎么创业?农民创业的空间和领域在什么地方?
陈锡文: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是整个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其实并不是说他没有这个需求,而是没有供给。或者是原来在城里头搞服务业,利润水平很高,到农村去搞服务业可能利润水平就低了。
主持人:
您比如说什么服务业?
陈锡文:
我想你一样开饭店,在北京吃一顿饭,咱们要去上饭店吃一顿饭可能要花多少钱,商家的利润就很高。你到农村去,你就是买个烧饼、油条,吃碗阳春面之类的,他能赚多少钱。但是他不管怎么样,他利润再低,他解决了就业,保障了他的生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城里的就业困难了,他可能就要回到农村去,尽管利润低一点,但他可以有他自己的收入,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像这样的,给农民创造了不少这样的机会。
主持人:
农民的创业是不是仅仅指这些服务业方面?
陈锡文:
也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还有一些,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沿海发达地区,前几年发展非常快,但是发展快对用工的需求量就大。在这个背景下,工资水平就要上涨,工资水平上涨,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产品销售就有困难。
现在有一些农民带着在沿海发达地区学到的技术,带着他这几年积累的资金和一些市场的联系,他回到乡镇去,搞一些不是太复杂的加工业。我知道有的比如说包装箱、纸板箱,生产这个箱子难度并不是很大的,他回去有一些投资,买一些机器就可以。
再比如说生产农民经常用的农田穿的胶鞋、塑料拖鞋等等这些技术含量现在看不是太高的这些,农民拿回去创业,因为当地的工资水平低,地价也低,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低,对于这个企业在发达地区不能生存,到中西部农村地区,它反而还是能够生存发展。
主持人:
陈主任,您看中央政府近些年来,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包括农村社保方面的投入,它会产生什么样的间接的拉动,把这种投入变成农民收入的这种成效,怎么表现出来?
陈锡文:
基础设施投入很重要在产业上,比如说在农业上的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水、电等等这些投入,它可以直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否则的话道路不好,运输就困难,运输过程中,农产品或者农业生产资料损坏的就会比较多,道路修好了,损坏就会减少。所以从这些角度或者是渠道修好了,灌溉方便了,这都可以直接降低农民家庭致富的成本。
主持人:
说到这儿有一个数字,就是我看一号文件里面,今天您也着重提到,往年中央要每年解决3000万人的饮水问题,从今年开始要加大到6000万。饮水问题解决对于改善农民的收入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锡文:
很重要的一个,现在解决农民的饮水问题不是像以前那样解决饮水困难,水都能喝得上,主要是解决饮水安全,也就是说我保证你喝的水是安全的。水的安全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解决饮水安全之后,至少对保障农民健康,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是有非常直接的作用。
主持人:
少花看病钱。
陈锡文:
就是。
主持人:
那沼气呢?
陈锡文:
沼气就更明显了,因为原来没有沼气的话,你就要用打柴或者秸秆,用这些办法来保持生活的正常进行,烧饭、烧炕等等。还有一些就不得不买煤,用天然气等等,这都要花钱。你现在用沼气,沼气在国家支持下建了一个池子之后,你平时的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比如猪粪、人畜粪便,还有作物的秸秆,都进去之后它就自然产生沼气。
第一就是这个沼气一次性投入以后经常更换,费用很低,而一次性投入,中央政府的补贴在里头占很大比重,所以农民在生活中的费用实际就降下来。
再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有了沼气之后,环境卫生马上改善,因为那些废弃物都要进沼气池,村庄、院子里头就干净了。还有一些可以避免像山区的农民上山砍柴等等,生态环境也就变好了。所以从沼气这个角度去看,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生活费用,而且对于保持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综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