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让这个冬天有点冷,如何消除金融危机给四川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了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昨(18)日,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大力发展服务业、出台消费退税政策拉动内需、集中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我省作为西部交通枢纽的建设等多渠道下手。
关键词:经济转型
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省人大代表姚万举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效应。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向“内需拉动模式”转型。内需主导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服务业所占的GDP比重较高,比如美国的高达82%。比较而言,2007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2%。
姚万举建议,政府可以从经济战略转型的角度,将积极财政政策运作着眼点放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层面,支持本土企业在各种服务行业领域内取得更快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整体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关键词:退税政策
释放居民消费欲望
进一步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省人大代表徐玖平建议,为了尽快拉动消费,可以考虑出台消费退税政策,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居民消费欲望。
徐玖平建议,过去政府曾出台过购房、购车的退税政策,当前,可以将这一政策运用到很多消费领域,包括住房、购车,以及国家要扶持和振兴的产业等,凡进行消费的居民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先消费后抵扣。徐玖平说:“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政府可能会失去一块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但是可以增加和拉动企业扩大生产,并解决就业问题,真正做到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
关键词:民生问题
倾斜政策解决就业
“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应集中力量解决近几年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省人大代表朱开友希望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多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优惠,给予扶持和政策倾斜,以此解决就业。因此,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关键词:西部交通
枢纽打开发展之门
今年,我省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开序幕,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为四川通江达海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通了道路,就是打开了发展之门”,省人大代表马正平如是说。
马正平表示,过去由于“蜀道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物流、信息流均受到影响,从而使我省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则为四川的发展搭建了一条条“经济走廊”,为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天府早报 记者郑其吴楚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