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艾启平 文林)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双线十日顺利贯通,它标志着宜万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关键性胜利。中国铁路建设者首次采用“溶腔释能降压”工法填补岩溶隧道修建技术,从而攻克了世界铁路建设历史上瞬间突水量最大的隧道施工难题。
据了解,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湖北宜昌市东站),西至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十个县市(区),线路全长三百七十七公里,是中国铁路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地处鄂西深山峡谷的清江源头。这里是喀斯特地区,庞大复杂的暗河体系十分罕见。二00四年九月,中法探险队曾宣布发现了的世界最长的地下暗河就在这一带。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右线长七千八百七十九米,左线长七千八百五十米,需要穿越特大富水隐伏溶腔、岩溶峡谷、煤层、天坑、溶缝、落水洞、断层破碎带、地下暗河和山中暗湖等特殊地质带。马鹿箐隧道自二00四年六月开工以来,先后发生十九次特大突涌水。二00六年一月间发生的特大涌水,瞬间淹没了三千二百米的隧道,突水量每小时达五十万方,其艰险程度和安全风险之大实属罕见,因此被专家列为世界级施工难题和宜万铁路全线的八大风险隧道之首。
中国铁道部和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多次组织国内地质、水利、煤炭、土木工程等工程院士、专家调查会商,研究制定了“排水减压、注浆固结、超前支护、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对突水难题进行了科技攻坚,创新了溶腔“释能降压”工法和“特大体量高压隐伏溶腔泄水”工法,填补了中国岩溶隧道修建技术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