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来,恐慌的气氛再度在华尔街弥漫。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次贷危机似乎正在进一步恶化。
虽然此次危机何时见底仍待观察,但到底应如何认识这次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危机到底又会给正处于深刻转型和迅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带来哪些教训?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专访了雷曼兄弟前宏观经济学家范文仲。
上海证券报:次贷危机发展到了今天,您如何看待危机本身和各国的反思情况?
范文仲: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逐步演变为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针对次贷及其引起的经济动荡,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都对危机爆发的根源和金融监管机制的缺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金融监管的建议,但从内容来看,这些反思大都局限于危机的表象,应对措施也往往着重于抵押贷款流程的改造和监管机构的重组。从制度上看,本轮次贷危机的爆发具有其必然性,真正吸取次贷危机教训,必须从行业宏观变迁、机构微观行为、投资决策方式和监管理念等方面对近二十年国际金融变迁的历程进行全面反思,确切地把握其制度性根源。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有哪些教训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范文仲:第一,金融危机总在不同程度上重演,但人们对于危机的记忆常常是短暂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过度宣扬金融自由化使金融体系丧失了对风险的警惕,过早撤除了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的防火墙。
上世纪初,西方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步入黄金期,市场万能主义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这种对金融自由主义的盲目崇拜最终酿成了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吸取“大危机”的教训,暂时抛弃了自由主义的盲目信条,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建立了现代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防火墙。该法案第16节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股票投资,限制它们作为代理人进行证券买卖的权力,并禁止其从事证券承销和经营私人公司发行的证券。摩根银行也被一拆为二:一个是商业银行J.P.摩根,另一个是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这种分隔,保证了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两条相对独立的渠道来满足:一是商业银行信贷,即间接融资渠道;二是资本市场筹资,即直接融资渠道。
纵观战后美国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分业经营形成的防火墙对防范危机扩散和开展救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在1980年代初的"储贷危机"中,由于防火墙的保护,尽管美国银行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但资本市场却保持相对稳定,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满足,银行系统也可通过资本市场融入资金,最终摆脱危机。与此对应,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股灾中,资本市场受到重创,而由于防火墙的作用,美国的银行机构维持稳健经营,信贷渠道依然畅通,帮助美国经济成功度过危机。可以说,美国金融大危机后确立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分业经营原则,使得美国金融体系依靠“两条腿走路”,实现了融资渠道的稳健畅通。
但是,198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在全球再次蓬勃兴起。在“金融自由化”的旗帜下,各国纷纷拆除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防火墙,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在“发起-分销”等新商业模式下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美国金融体系原本相对独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机构”两条腿,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又演变成“一条腿”。一旦这唯一的一条腿出现问题,融资功能完全丧失,整个经济体系都陷入危机,难以自拔。本轮次贷危机的演变正是一个鲜明的写照。
第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片面强调产品创新,而忽视制度建设,将导致金融市场对风险定价(risk pricing)核心功能的失效。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