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巴曙松
|
资料图:巴曙松
|
从发展的趋势看,通胀压力可能面临长期化趋势,货币政策从紧基调不宜短期放松,更多只能进行结构性微调。
热钱的流动难以改变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和经济转型的进展,要从根本上改变持续的外汇流入,还是需要回到经济转型的主题上来。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对冲更多只是为结构调整创造更为稳定的货币环境,但是很难替代结构调整本身,财政政策应当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7.9%。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1%,较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前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良好成效,经济正在从过热走向平稳。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政策调整预期呢?
当前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强劲,物价平稳回落,是宏观政策开始显现效果的表现。但是,从发展的趋势看,因为国际范围内的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加上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胀压力可能不会如部分研究者预测的那样迅速回落,通胀压力可能面临长期化趋势,货币政策从紧基调不宜短期放松,更多只能进行结构性微调,否则现阶段紧缩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加大未来通胀的压力。因为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因此,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上应当更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紧缩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货币环境。
从粮食价格看,2007年中国是在粮食丰收的年份出现粮价上涨的,因此考察粮价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来分析。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土地非农化使用,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加上中国的农业小规模分散生产的特点,容易受到恶劣气候等的冲击,消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能力也比较弱,这样就使得粮食供求的紧平衡状态可能会持续到整个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国际粮价的上涨,以及国内外粮价差距的扩大,也形成了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有的国际研究机构也把中国的这一轮粮价上涨称为中国粮价的“正常化”过程,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粮食价格一度还稳中趋降。
油价和粮价的上涨压力,加上持续的外部失衡带来的外汇储备的持续上升和被动的货币政策放松、实际上的负利率、依然存在的价格管制措施,工资上涨的压力和可能形成的通胀预期,有可能会使得通胀的挑战长期化。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中,服务业并不发达,文化消费等十分有限,就在客观上使得居民对初级产品和基本服务的消费与生产是经济总量中的主体,而这些经济部门在工资上涨之后往往成为价格上涨的主导力量,从上市公司一季度披露的年报看,企业的成本上升十分明显,成本中最为明显的是工资的上升。
从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教训看,经济转型过程中往往通过通胀的形式来校正失衡的压力,越南的货币危机并不主要是因为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开放等导致的,关键还是通胀失控导致的,越南的通胀在1月份达到12.5%,5月份就迅速上升到25.2%,成为越南货币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