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抑制主要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从目前来看,我国价格上涨的传导主要有两条线:一条线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食品和部分轻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条线是由煤、油和矿石类价格上涨引起钢材、有色金属、建材、农资和运输等重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
其中,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真实反映了土地、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的变化,是对多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的矫正及其内在价值的回归,有利于增加农产品供应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总体上应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在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做好低收入群体食品补贴的基础上,对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阶段性通胀上升我们应采取理性务实的态度。
然而,煤、油和矿石等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极大地伤害了中下游产业的发展,是引起恶性通胀的重大推手。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措施,提高油气、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控制力和话语权,保障煤电油运和粮食、钢材、化肥等重大商品(服务)的生产和供应,抑制主要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改善供给、引导消费、规范秩序三方面一齐发力,并加以高度重视和解决。
所谓改善供给,就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对重大基础性产业的投资和生产进行合理调控和引导,努力缓解资源瓶颈和需求缺口。
所谓引导消费,当务之急是要在控制煤炭、原油等源头性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逐步理顺电力和成品油价格。同时,要在清理乱收费的基础上,审慎推进资源性产品税制改革。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
所谓规范秩序,就是要反对垄断,打击压产抬价、囤积居奇、假冒伪劣和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正常生产和交易秩序的行为。在国际上,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遏制近年来在矿产资源类领域的垄断化趋势,共同抵制国际热钱对商品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操纵。在国内,要制止煤炭、钢铁和化肥领域存在的过度涨价和谋取暴利的现象。在这些领域,政府加强成本监督和价格干预(不是冻结),不是对市场的伤害,而是使失控的市场恢复理性的必要之举。
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
“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涉及重大民生和国家稳定,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把“三农”置于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优化农村生产和组织方式,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农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是要继续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是要在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逐步改变目前以户为单位、小块耕种、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三是要增加对农业的科研投入,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抗风险能力;四是要继续执行并完善当前的富农、惠农,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探索从需求端实施补贴的渠道和方法,提高粮食和农资补贴的效率;五是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粮食生产和收购价格,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和合理上涨,既不可“谷贱伤农”,也不能“谷贵伤民”。要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和渠道建设,强化国家在粮食流通和储备中的主渠道作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