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上下同欲”还体现在中联重科与CIFA现有管理团队关系上。据了解,中联重科比较认同CIFA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而中联重科最后在招标中的胜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两个企业管理团队的相互认同。坊间一个未经印证的传说是CIFA公司CEO在分别征求管理团队成员的意见时,他惊讶地发现所有的成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联重科。而中联重科整合国内企业的一个不二法门也是信任目标企业的管理团队,通过达建不同方式的共同利益平台,将团队的利益引导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在融合中整合。据介绍,CIFA管理层在本次交易前有少量的期权,在此次交易前结清后,他们愿意将这部分期权兑现的收益以相同的购买价格来和中联重科一起参与购买CIFA的股权。而中联重科也正在和共同投资人一起研究适合CIFA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远虑已决,近忧几何
不少机构投资者也对中联重科收购完成后财务安全表示担心。但记者的采访发现,虽然CIFA收购以及一系列的国内收购将导致中联重科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但上市公司的财务仍然十分稳健。一方面,公司的负债多为三年以上中长期负债,短期偿债压力不大。另一方面,公司的营运现金流充裕。中联重科财务部经理孔纯良介绍说:“事实上,公司下个月将用账上闲置的现金主动提前偿还部分银行负债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根据公司目前的产销规模,我们的帐面现金控制在8到10个亿的范围之内比较合理,如果我们不提前还款,我们年底帐面现金可能达到20个亿元左右。”
对于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收购后的整合和财务风险也许只是企业的远虑,这笔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当期收益影响如何,则更是关注的焦点。
与大多数跨国购并当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的情况不一样,公开材料显示,中联重科此次收购当期即增厚企业收益,根据公司提供的模拟财务报表,假设CIFA于2007年1月1日起合并报表,收购后即可增加上市公司净利润8000多万元,相当于增加每股收益0.11元。“由于此次收购不增加股本,收购并表后会增厚中联重科业绩。”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给出了十分明显的肯定,“2008年,CIFA净利润按国内会计制度折算后可望增长25%以上,扣除新增利息后,达到1.3亿元左右,对中联的投资收益贡献7800万元。”
不过,区区7800万元的收益,相对于这一收购的长期战略价值以及中联重科本身强大的盈利能力来说,确实有些微不足道。因此,大部分的机构给出的结论是“收购有助于提升公司的长期盈利前景,”但当期收益的影响有限。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